飞轮击水日三千,咫尺长安在日边。
试向茂陵高处望,未央前殿立铜仙。
飞轮击水日三千,咫尺长安在日边。
试向茂陵高处望,未央前殿立铜仙。
这首明代诗人顿锐的《西巡曲》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飞轮击水日三千”,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车轮疾驰如飞,仿佛一日可行三千里路,显示出出行的匆忙与艰辛。接着,“咫尺长安在日边”一句,将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明朝的北京)置于日边,象征着皇帝的行宫虽近在眼前,但行程遥远,寓意皇权的威严和旅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试向茂陵高处望,未央前殿立铜仙”,诗人引导读者从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此处可能暗指明朝的皇家陵寝)的高处远眺,视线落在未央宫的前殿,那里矗立着铜铸的仙人像,寓言中可能暗示了皇帝对过去的怀念或者对权力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宫廷的宏伟气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皇帝出行的壮丽场景和深沉的历史感慨,体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特色。
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
一时耳目喜新异,九原谁复哀意如。
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
八百馀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怜。
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怜枯骨。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
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保金蝉之墓终弗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