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绶垂青丝,铜符宠郎秩。
驾言谢班行,出领沧海邑。
脉脉辞亲知,依依去乡国。
浙行共千里,已在东南僻。
地远形势殊,年贫正艰食。
自顾书生愚,畴堪付休戚。
流移已怀惭,征敛况余职。
平生跌宕怀,雅志山水适。
及此东嘉游,清真信灵域。
岂无康乐情,坐有民社责。
敛板事承迎,钩稽困文籍。
拂意不能归,自惭陶彭泽。
墨绶垂青丝,铜符宠郎秩。
驾言谢班行,出领沧海邑。
脉脉辞亲知,依依去乡国。
浙行共千里,已在东南僻。
地远形势殊,年贫正艰食。
自顾书生愚,畴堪付休戚。
流移已怀惭,征敛况余职。
平生跌宕怀,雅志山水适。
及此东嘉游,清真信灵域。
岂无康乐情,坐有民社责。
敛板事承迎,钩稽困文籍。
拂意不能归,自惭陶彭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开京城,赴任偏远的永嘉县时的复杂心情和所面临的挑战。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的挣扎。
首句“墨绶垂青丝,铜符宠郎秩”,以官服的象征物墨绶和铜符,表达了官员受宠升迁的荣耀。然而,随后的“驾言谢班行,出领沧海邑”则暗示了他即将远离熟悉的环境,前往遥远的海边县份任职,预示着旅途的艰辛和未知。
“脉脉辞亲知,依依去乡国”两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官员对亲人和故土的不舍之情。“浙行共千里,已在东南僻”则点明了行程的遥远和目的地的偏僻。
接下来,“地远形势殊,年贫正艰食”描绘了新任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贫困状况,暗示了官员将面临的生活和治理上的困难。“自顾书生愚,畴堪付休戚”则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自我怀疑,担心无法妥善处理县内事务。
“流移已怀惭,征敛况余职”反映了官员在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和繁重的赋税征收任务时的愧疚感和压力。“平生跌宕怀,雅志山水适”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试图在忙碌的政务之余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及此东嘉游,清真信灵域”赞美了永嘉县的美丽与纯净,将其视为精神的净土。“岂无康乐情,坐有民社责”表达了诗人虽然有着康乐的情怀,但作为地方长官,肩负责任重大。“敛板事承迎,钩稽困文籍”描述了官员在日常工作中处理政务的繁琐与劳累。“拂意不能归,自惭陶彭泽”则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难以抽身,甚至自比于田园诗人陶渊明,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官员在官场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民众责任的深切关注。
辇金治陵三涉春,楼台朱邸争嶙峋。
宝城未半玉步改,殡宫涕泪来孤臣。
当年贬官坐少戆,晚被召对还批鳞。
击奸不中挂冠逝,留得板荡酬恩身。
瓦镫雪屋冻彻骨,自况庐墓山中人。
朝晡上食从拜下,哀动陵户喧州民。
馂馀笾实远见饷,感念畴昔滋悲辛。
先皇初政媲元祐,卅载谁造沦胥因?
受遗一老卒祈死,可惜此座天无亲。
近闻雄文诔沙麓,誉以尧舜卑宣仁。
一抔合窆纵稍杀,要胜醵葬思陵贫。
春冰既解趣将作,诚感忍吝司农缗?
山泉生瘿讵可久,准拟复土及霜晨。
世人莫漫嘲顾怪,此义一发今千钧。
忠端吾乡贤,书画并奇恣。
夙藏砚山图,独立足正气。
梁髯炫我松,磊珂千里致。
别来岁云寒,再见定何地?
君今得此本,用笔特工致。
何爱写后游,赋语殆有契。
江山不复识,石砚眼出泪。
阅年近三百,望古更题识。
梦中鹤不归,去去人间世。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
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
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
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
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
慈仁寺燔行十稘,突见丹碧成崇祠。
虬松两三犹旧姿,自我不见常汝危。
身历浩劫兀不知,却对霜鬓怜吾衰。
吾衰乃有看汝时,昔日同游存者谁?
张叟先来闻有诗,可能雪中持一瓻?
亭林龛前斟酌之,仰读乾隆御笔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