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舟维管渡,田畯走相迎。
仰羡投林鸟,卑窥止棘莺。
忽闻歌野水,却念请长缨。
天地无穷事,春来万虑萦。
晚舟维管渡,田畯走相迎。
仰羡投林鸟,卑窥止棘莺。
忽闻歌野水,却念请长缨。
天地无穷事,春来万虑萦。
这首诗描绘了晚舟渡河,田间农夫前来迎接的场景,通过对比投林之鸟与止棘之莺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诗人听到野外流水的歌声,联想到请缨(请求出征)之事,感叹天地间无尽的事务,春天到来时思绪万千。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投林鸟”与“止棘莺”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前者自由翱翔,后者受限于枝头,隐喻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接着,诗人由自然界的景象联想到人类社会中的某些情境,如听到流水声联想到请缨,这既是对历史英雄行为的遥想,也是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反思。
最后两句“天地无穷事,春来万虑萦”,点明了诗人的感慨: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存在着无数无法预知的事情;随着春天的到来,各种思绪和忧虑也随之涌现。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前文的情感脉络,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面对复杂世界时的内心波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命运、时间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思想深度。
万古江入海,吴蜀有不通。
不通谁使然,人自为异同。
昔在李孟钱,士各怀土封。
静言彼何尤,亦各徇所忠。
恭惟宋受命,三姓皆朝宗。
斯文已百年,名世才数公。
眉山与金陵,柰何不相容。
大雅如关洛,亦复互诋攻。
朋分文字间,祸起师友中。
四郊忽戎马,尘满夷门宫。
往事已覆辙,后事如飘蓬。
一饭忘苦饥,一褐忘苦冬。
身谋每不长,王事靡有终。
有客独恻恻,万里兴深衷。
相过话离合,历历繇熙丰。
我久世虑薄,念之涕无从。
贫贱将安归,功名在其逢。
有能用斯人,可使百阻空。
西人不为西,东人不为东。
劝驾尝连萼,应门忽二毛。
竟于时不偶,吾更晚相遭。
宿草堪挥泪,丰碑忍泚毫。
送车今几两,谁最恋绨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