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婺女何茂宏》
《挽婺女何茂宏》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劝驾尝连萼,应门忽二毛。

竟于时不偶,吾更晚相遭。

宿草堪挥泪,丰碑忍泚毫。

送车今几两,谁最恋绨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màohóng
sòng / chénliáng

quànjiàchángliánèyìngménèrmáo

jìngshíǒugèngwǎnxiāngzāo

宿cǎokānhuīlèifēngbēirěnháo

sòngchējīnliǎngshuízuìliànpáo

翻译
曾经劝导驾车的人,忽然发现他们已白发斑斑。
命运不济,我们未能早些相遇。
面对故人的坟墓,我只能挥泪告别,面对他们的丰碑,却难以提笔题字。
如今送别他们的车辆,又有多少次了,谁会最怀念那件旧袍呢?
注释
劝驾:引导驾车。
尝:曾经。
连萼:形容连续不断。
应门:应答门铃或来访者。
忽:突然。
二毛:指头发斑白。
时不偶:命运不顺,未逢时。
晚相遭:未能早些相遇。
宿草:旧草,指坟墓上的草,象征亡者。
挥泪:洒泪告别。
丰碑:高大的纪念碑。
泚毫:提笔写字。
送车:送葬的车辆。
几两:次数,这里指送葬次数。
绨袍:厚实的袍子,常用来比喻深情厚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好友何茂宏的作品。诗人以"劝驾尝连萼"起句,回忆与何茂宏共事时的情景,可能是在某种聚会或出行中相伴相谈。"应门忽二毛"则暗示了何茂宏的去世,门前应答的人已白发苍苍,令人感慨时光荏苒。

"竟于时不偶,吾更晚相遭"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陪伴好友到最后的遗憾,以及自己年岁已高,与故人相遇已晚的无奈。"宿草堪挥泪"借用宿草(久无人迹的荒草)表达对亡者的哀思,"丰碑忍泚毫"则是说面对墓碑,诗人强忍泪水写下挽词,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之情。

最后两句"送车今几两,谁最恋绨袍","送车"象征着友人的离世,"几两"可能指的是送葬的车辆,而"绨袍"则是指何茂宏曾赠予诗人的旧袍,这里寓言深厚的情谊。诗人问及谁最怀念这旧袍,实际上是自问,流露出对失去这位知己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闻蝉·其二

新蝉无数咽琅玕,引惹凉生六月寒。

已自东山誉高洁,未须丹翅拟笙鸾。

(0)

州图次元修韵三首·其二

瞿聃尽道色非色,愚圣共知东是东。

一纸画图都掌大,谁言遮壁意无穷。

(0)

十四日从诸同官登西山郊坛冈次孟监务韵·其六

不论人间是与非,崇丘礧嵬尚慵跻。

登临自有无穷意,安得閒愁衮地鼙。

(0)

读舒王日录

立志嘐嘐必致君,四方观听一时新。

周家道备骊戎变,流俗元来不误人。

(0)

观法帖

字学从前小艺林,谁论终古可传心。

毛锥刻划龙蛇动,笔阵纵横剑戟森。

须省六书兼八法,由来一字值千金。

世人不解张颠圣,刚把碑文镇日临。

(0)

寒食甚雨中泛东舍溪偶晴游张公石室三首·其二

天游无事月中槎,物外仙灵别是家。

老蝠有方精不化,白驴绝迹眩生华。

灶馀丹药清毛骨,涧吐清泉厉齿牙。

回首周郎斩蛟处,晚云当面舞神鸦。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