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谈政已班班,况复书縢一再颁。
亦欲颉颃相上下,不容分寸得跻攀。
花犹河洛承平□,诗在黄陈辈行间。
簿领役人尘扑面,沃如云雾下茅菅。
客来谈政已班班,况复书縢一再颁。
亦欲颉颃相上下,不容分寸得跻攀。
花犹河洛承平□,诗在黄陈辈行间。
簿领役人尘扑面,沃如云雾下茅菅。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题为《丁端叔送牡丹以诗来用韵酬之(其二)》。诗人通过对政事的谈论和书信的频繁交流,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志向的追求。他自比为不甘于平凡,希望能与杰出人物相提并论,但同时也意识到现实中的局限,如同牡丹盛开在和平的河洛之地,自己在文坛上也处于黄陈等人的行列。
诗人感叹文书工作繁忙,犹如尘土扑面,但他仍然保持着高雅的情怀,将这种忙碌比喻为云雾笼罩下的茅屋,显得既有辛劳又有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动态的参与意识和个人文学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琐碎中的超然态度。
渊明柳,太白松,九江千载生清风。
后来张籍学稽古,志操却与前贤同。
早年仕宦游闽中,白头不归乡井空。
长思故业劳梦寐,旧揽秀色积幽衷。
琵琶亭,香炉峰。
伤离恨别不足较,寻幽望远将谁从。
题书扱小宋,挥笔烦壶公。
青山白云负轻策,落霞秋水浮孤蓬。
昨日携图来叩户,品题愧我非才雄。
江山如此游不到,惆怅一生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