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寒嘶银粟下,山色昏冥如破瓦。
老枝枯蘖无眩容,暗里阳春生一罅。
东风团雪作好花,明月落在诗人家。
远移何必得健步,秃兔败茧能荣华。
花光补之俱寂寞,王冤后来观此作。
岁寒重约到狐山,共倚巢居旧时阁。
玉龙寒嘶银粟下,山色昏冥如破瓦。
老枝枯蘖无眩容,暗里阳春生一罅。
东风团雪作好花,明月落在诗人家。
远移何必得健步,秃兔败茧能荣华。
花光补之俱寂寞,王冤后来观此作。
岁寒重约到狐山,共倚巢居旧时阁。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画梅》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图景。首句“玉龙寒嘶银粟下”以龙吟形容雪落的声音,形象生动;“山色昏冥如破瓦”则写出冬日景色的苍茫和沉寂。接着,“老枝枯蘖无眩容”描绘了梅花坚韧的枝干和未开放的花苞,暗示生机潜藏于困境之中。“暗里阳春生一罅”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在悄然萌动。
“东风团雪作好花”将春风与雪花融合,展现梅花在冬雪中绽放的景象,富有诗意。“明月落在诗人家”进一步渲染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月光与梅花相映成趣。“远移何必得健步,秃兔败茧能荣华”寓意梅花虽来自平凡,却能绽放出华丽的光彩,表达对梅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尾联“花光补之俱寂寞,王冤后来观此作”流露出诗人对梅花孤芳自赏的感慨,以及对后人欣赏其孤傲品格的期待。“岁寒重约到狐山,共倚巢居旧时阁”则表达了诗人与梅花的约定,要在寒冬时节再次相聚,共享梅花带来的孤高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寓言了人生的困境与希望,展现出诗人对梅花独特精神品质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