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入海,吴蜀有不通。
不通谁使然,人自为异同。
昔在李孟钱,士各怀土封。
静言彼何尤,亦各徇所忠。
恭惟宋受命,三姓皆朝宗。
斯文已百年,名世才数公。
眉山与金陵,柰何不相容。
大雅如关洛,亦复互诋攻。
朋分文字间,祸起师友中。
四郊忽戎马,尘满夷门宫。
往事已覆辙,后事如飘蓬。
一饭忘苦饥,一褐忘苦冬。
身谋每不长,王事靡有终。
有客独恻恻,万里兴深衷。
相过话离合,历历繇熙丰。
我久世虑薄,念之涕无从。
贫贱将安归,功名在其逢。
有能用斯人,可使百阻空。
西人不为西,东人不为东。
万古江入海,吴蜀有不通。
不通谁使然,人自为异同。
昔在李孟钱,士各怀土封。
静言彼何尤,亦各徇所忠。
恭惟宋受命,三姓皆朝宗。
斯文已百年,名世才数公。
眉山与金陵,柰何不相容。
大雅如关洛,亦复互诋攻。
朋分文字间,祸起师友中。
四郊忽戎马,尘满夷门宫。
往事已覆辙,后事如飘蓬。
一饭忘苦饥,一褐忘苦冬。
身谋每不长,王事靡有终。
有客独恻恻,万里兴深衷。
相过话离合,历历繇熙丰。
我久世虑薄,念之涕无从。
贫贱将安归,功名在其逢。
有能用斯人,可使百阻空。
西人不为西,东人不为东。
这首诗以江流入海的自然现象引出历史上的地域隔阂,通过李孟钱时期士人的乡土观念,表达了对宋朝统一后文人之间仍有地域矛盾和纷争的感慨。诗人提到宋朝虽已统一百年,但人才辈出却未能消除文人之间的对立,导致了诸如夷门宫变等祸乱。他感叹个人的贫贱和世事无常,但仍寄希望于贤能者能化解分歧,实现天下太平。最后,诗人以“西人不为西,东人不为东”表达出超越地域界限的理想,展现出对和谐共处的期盼。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