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东郭,远上天台城。
峰高插霄起,屹立如回屏。
前涂在云杪,彷佛秋蛇行。
俯视万壑底,涧水嘈嘈鸣。
恍然心目眩,几欲堕危峥。
况兼风雨至,泥滑如饴饧。
一步三退缩,战慄若履冰。
仆夫屡颠踬,行者难为情。
神武恢疆宇,垂念及生灵。
俾将诚信辞,以息东南兵。
藐焉一小子,敢不来趋承。
驱车出东郭,远上天台城。
峰高插霄起,屹立如回屏。
前涂在云杪,彷佛秋蛇行。
俯视万壑底,涧水嘈嘈鸣。
恍然心目眩,几欲堕危峥。
况兼风雨至,泥滑如饴饧。
一步三退缩,战慄若履冰。
仆夫屡颠踬,行者难为情。
神武恢疆宇,垂念及生灵。
俾将诚信辞,以息东南兵。
藐焉一小子,敢不来趋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东门,前往天台城途中所见的壮丽山景与艰难行进过程。首句“驱车出东郭,远上天台城”便已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出行图景,随后“峰高插霄起,屹立如回屏”则将天台山的雄伟形象生动展现。诗人接着描述了山路的险峻,“前涂在云杪,彷佛秋蛇行”,仿佛走在云端,蜿蜒曲折,如同秋天的蛇行于林间。通过“俯视万壑底,涧水嘈嘈鸣”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入山间的幽静与生机,涧水潺潺,声声入耳。
然而,随着“恍然心目眩,几欲堕危峥”两句,诗人的旅途遭遇了挑战,面对险峻的山路,他感到头晕目眩,几乎要坠落险境。紧接着,“况兼风雨至,泥滑如饴饧”描绘了恶劣的天气条件,风雨交加,泥泞不堪,行走更加艰难。诗人用“一步三退缩,战慄若履冰”来形容这种情形,生动地展现了行进的困难与危险。最后,“仆夫屡颠踬,行者难为情”表达了随从与行者的疲惫与无奈。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诗人并未忘记国家大事,他在“神武恢疆宇,垂念及生灵”中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与对百姓的关怀,希望君主能以诚信之辞,结束东南地区的战争。结尾“俾将诚信辞,以息东南兵。藐焉一小子,敢不来趋承”则体现了诗人虽身处艰难,仍心系国家、百姓的高尚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政治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也体现了其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今夕天气佳,上天何澄穆。
列宿雨后明,流云月边速。
空檐垂斗柄,微吹生丛竹。
对此不能寐,步绕庭之曲。
遥睇浮屠颠,数星红煜煜。
悟知烧灯夕,节意亦满目。
历代能几诗,遍赋杂珉玉。
栖鸦亦未定,更鸣伴余独。
百年滔滔内,忧乐两难复。
唯应长似今,寂寞送寒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