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
《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全文
明 / 高叔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厌事尝疑抛县印,之官又见向儒宫。

城临沱水新桥在,路绕恒山旧驿通。

乍到士人应认姓,试询父客几成翁。

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ényǒngjūngǎiguānzhīzhēndìngxuénǎngjūnjiàochù
míng / gāoshū

yànshìchángpāoxiànyìnzhīguānyòujiànxiànggōng

chénglíntuóshuǐxīnqiáozàiràohéngshānjiù驿tōng

zhàdàoshìrényìngrènxìngshìxúnchéngwēng

jīngzhōnggèngfèiliǎoéjiǎngzuòchùqīngzhānhèntó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诗《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永和即将赴任真定学府的离别之情。首句“厌事尝疑抛县印”写出了陈永和对于繁琐公务的厌倦,暗示他可能曾有过弃官从教的想法。次句“之官又见向儒宫”则描绘了他新的任职方向,即进入教育领域,回归儒家的学术殿堂。

第三句“城临沱水新桥在”描绘了真定学府所在之地的环境,新桥映衬着古城,显得清新而宁静。第四句“路绕恒山旧驿通”进一步点出道路状况,暗示友人将沿着历史悠久的驿站前行,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第五、六句“乍到士人应认姓,试询父客几成翁”通过想象当地人士对陈永和的欢迎以及询问他的年龄,流露出对友人新生活的关切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诗人以自己曾经在教书生涯中的经历,表达对友人即将面对同样教书生涯的共鸣,青毡之恨,寓含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坚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寓了对教育事业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高叔嗣
朝代:明

(1502—1538)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猜你喜欢

少年行二首·其二

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0)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0)

题舜庙

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

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

寥寥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

(0)

永明乐十首·其五

化洽鳀海君,恩变龙庭长。

西北骛环裘,东南尽龟象。

(0)

善哉行二首·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0)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