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通过这短小精悍的几句话,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书法用具——砚台的欣赏和赞美。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这两句描绘了砚台的制作工艺极其精湛,好像是天上的神仙亲手所制,能与天地匹敌,锋利无比,可以切割紫色的云朵。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这两句则形象地表达了砚台吸水的能力,如同一个婴儿紧紧抱着母亲一样,充满生机。而“苌弘冷血痕”则可能隐喻砚台在长时间使用后,即便是铁器也不会因干涸而失去效能。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这两句描绘了书房内的温馨场景,阳光透过窗纱照在砚台上,墨香四溢,如同春天里盛开的花朵。而“轻沤”、“漂沫”则形容磨墨时水珠飞溅的生动画面。
"乾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这两句强调了砚台的质地和尺度,它既不是过于干燥,也不是过于潮湿,而是恰到好处;其大小适中,可以在任何季节里使用,不会因光线变化而影响书写。
最后,"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这两句赞美了砚台磨墨的效果,如同画家用笔一样,每一个点都恰到好处,声音清脆悦耳。而“孔砚宽顽”则暗示这砚台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内部结构也极为合理,无需多言。
整首诗通过对砚台的细致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对工具精湛工艺的赞赏。
苍崖高处云濛濛,云气深中有碧鸿。
万里青霄飞径度,依然又掠西风去。
此时桂花开未开,故人不来鸿雁来。
一瞬四方无觅处,不堪回首潇湘路。
我方拄颊吟夕烟,徘徊欲赋空茫然。
故人有酒坐秋夕,似我两地遐相忆。
一写此诗聊问秋,江枫岸柳替人愁。
纵然对面亦如梦,幽情付在玉三弄。
玉笛凄凉远不闻,不念山中有白云。
灵珠蟠泥沙,积水不能掩。
贤人畜美德,久矣自标检。
陈生世同财,百口共丰俭。
远居岭海间,天质非陶染。
邦人慕其行,斗辨日衰减。
祥木并殊柯,童童植轩槛。
或欲揭其门,令人识仪范。
愚公私不然,外奖由内歉。
已能孝悌著,默致神灵感。
何必赐牛酒,然后明褒贬。
况兹诗咏末,琐琐事铅椠。
才薄不敢辞,适能为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