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篆才书泣鬼神,年踰九十脱红尘。
至今岩上结庐处,夜半凤凰栖绿筠。
丹篆才书泣鬼神,年踰九十脱红尘。
至今岩上结庐处,夜半凤凰栖绿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赞历代天师·第八代讳迥字彦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道教天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高洁脱俗生活状态的描绘。
“丹篆才书泣鬼神”,这里的“丹篆”指的是用红墨水写成的仙书,传说中这些书籍蕴含着通往神界的秘密。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天师超凡脱俗、能与鬼神交流的赞美之情。
“年踰九十脱红尘”,这句话则描绘了天师年逾九十,已经远离世间的红尘,达到了一种出世的修为状态。这里的“脱”字意味着超脱和解脱,是对道教追求仙境生活的一种写照。
“至今岩上结庐处”,诗人提到天师居住的地方是在山岩之上,通过“结庐”二字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隐逸于深山的生活图景。这里的“至今”表明这种生活状态是持续到现在的。
最后,“夜半凤凰栖绿筠”,则是一种仙境般的描写。在寂静的夜晚,凤凰栖息在绿色的竹筠之中,这既象征着高洁无暇,也暗示了天师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道教修行者超凡脱俗、追求仙境生活理想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