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时闻雁,思君正倚楼。
月高帘不夜,风细树宜秋。
影落千山远,声来九塞愁。
频年羁客梦,曾否到罗浮。
惜别时闻雁,思君正倚楼。
月高帘不夜,风细树宜秋。
影落千山远,声来九塞愁。
频年羁客梦,曾否到罗浮。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首联“惜别时闻雁,思君正倚楼”开篇即点出离别的哀愁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雁鸣唤起的是对友人的回忆,倚楼则更显孤独与期盼。颔联“月高帘不夜,风细树宜秋”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月光皎洁,窗帘半开,夜色未深,微风吹拂,树木摇曳,这样的景象既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颈联“影落千山远,声来九塞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千山之远,影子似乎也随思念飘向远方;九塞之声,传来的是愁绪与无奈,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思念之情推向极致,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所在之地遥远的感慨。尾联“频年羁客梦,曾否到罗浮”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是否能实现心中愿望的关切与期待,频年的羁旅生涯使得梦境成为寄托,而罗浮则是某种理想或向往之地,这一问句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牵挂,也流露出诗人自身对自由与梦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北地良家子,山西旧将儿。
新从羽林射,得赴雁门期。
横死人无比,微行世不知。
长安偏重侠,赵国素多奇。
照地连钱锦,迷春凿落卮。
喝卢燕市客,顾笑楚台姬。
烟树黄山路,霜云白草时。
雕弓孤月满,骋马一尘随。
应手双雕落,回头赤日移。
却归东第去,高宴九灯枝。
假节弥年去玉墀,星邮传诏紫芝泥。
帐中密印交龙虎,麾下全军解水犀。
仙阙归心春桨快,石城离思晚云低。
宣平贵里天姻盛,竞爽行看对析圭。
云影消空阔,霜华拂杳冥。
秋光不隐雁,夜色欲迷萤。
爽气横苍卞,凉波接洞庭。
水仙当此夕,应化白龙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