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五夜北楼望太湖》
《九月十五夜北楼望太湖》全文
宋 / 胡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云影消空阔,霜华拂杳冥。

秋光不隐雁,夜色欲迷萤。

爽气横苍卞,凉波接洞庭。

水仙当此夕,应化白龙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十五夜晚在北楼上眺望太湖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壮美。

首联“云影消空阔,霜华拂杳冥”,开篇即展现出一幅清冷而辽阔的画面:云影在空中渐渐消散,露出了广阔的天空;霜华轻轻拂过幽暗的夜空,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寒意。这里运用了“消”和“拂”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云与霜的变化,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秋光不隐雁,夜色欲迷萤”,继续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大雁在秋光中翱翔,它们的身影并未被夜色所遮掩,依然清晰可见;而萤火虫在夜色中闪烁,似乎要被夜幕所吞噬,但它们的光芒依旧顽强地穿透黑暗。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秋夜的明亮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颈联“爽气横苍卞,凉波接洞庭”,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爽气弥漫在苍茫的天地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湖面上的凉波仿佛与远处的洞庭湖相连,形成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这里的“横”和“接”字,形象地表现了爽气的广阔与湖面的连绵,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尾联“水仙当此夕,应化白龙形”,将视角转向了湖中的水仙,想象它们在这特别的夜晚,可能会幻化成白龙的形态。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既是对水仙这一水生植物的美丽想象,也是对自然界的神奇变幻的赞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胡宿

胡宿
朝代:宋   字:武平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你喜欢

时雨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天相休运,是生世臣。

维我世臣,乃国于莘。天子命之,牧尔邦民。

北风喈喈,雨雪霏霏。嗟我晋人,而疮而痍。

吹之呴之,摩之拊之。于燠其寒,于饱其饥。

既瘳既夷,不嚬以嘻。孰为豺虎,载栅载垒。

孰为蟊贼,载芟载理。无扰我乡,我乡我里。

无伐我桑,我桑我梓。远夷駾矣,我民休矣。

公在在堂,如春斯温。激矢在壶,折冲于樽。

民安于廛,兵安于屯。公在在堂,锦衣绣裳。

敝予改为,斯民不忘。公在在堂,绣裳锦衣。

我民之思,无以公归。

(0)

题施安友于堂

稽山苍苍,越之故疆。惟子之居,肯构肯堂。

埙篪相须,华萼联芳。孝友之性,发乎天常。

道与时泰,名与世昌。金玉怡怡,德音弗忘。

凊温有宜,就养无方。旨酒嘉肴,吹笙鼓簧。

秋月澄霁,春日载阳。綵袖齐翻,于乡有光。

稽山峨峨,越流息波。尔弟尔昆,如江如河。

立孝惟亲,立敬惟和。贤哉闵生,名冠四科。

(0)

再过西域山城驿

去年驰传暮城东,夜宿萧条古驿中。

别后尚存柴户疏,重来犹有瓦窗蓬。

主人欢喜铺毛毯,驿吏苍忙洗瓦钟。

但得微躯且强健,天涯何处不相逢。

(0)

山药

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

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

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

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

(0)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0)

送叠山先生北行

流落崎岖二十年,几回洒血杜鹃前。

一双芒屦乾坤窄,万古丹心日月悬。

案上灵龟元不食,樊中孤鹤且安眠。

逃名不得名终在,行止非人亦有天。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