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宵》
《寒宵》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何补饥寒计,椠铅宵更忙。

穷来通世味,长去恋时光。

霜重夜深白,月斜林际黄。

待明堪一卷,清漏未渠央。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寒宵》,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寒冷的冬夜,忙碌于书籍之间的情景,反映了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与对时光的珍惜。

首句“何补饥寒计”,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无奈与反思,似乎在说,无论多么努力,似乎都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需求问题,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对现实的无奈。

“椠铅宵更忙”一句,点明了诗人夜晚仍在勤奋读书,以铅笔在书页上勾勒、批注,表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热爱,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不放弃学习。

“穷来通世味,长去恋时光”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和思考,逐渐理解了人生的真谛,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霜重夜深白,月斜林际黄”描绘了一幅冬夜的凄美景象,霜重而夜深,月光斜照在树林边缘,一片昏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思绪相呼应。

“待明堪一卷,清漏未渠央”则表达了诗人等待天明时的期待,虽然时间还早,但已能读完一卷书,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同时,“清漏未渠央”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雪后寻梅

去年看梅南溪北,月作主人梅作客。

今年看梅荆溪西,玉为风骨雪为衣。

腊前欲雪竟未雪,梅花不惯人间热。

横枝憔悴涴晴埃,端令羞面不肯开。

缟裙夜诉玉皇殿,乞得天花来作伴。

三更滕六驾海神,先遣东风吹玉尘。

梅仙晓沐银浦水,冰肤别放瑶林春。

诗人莫作雪前看,雪后精神添一半。

(0)

十二月二十一日迎春

星淡孤萤月一梳,迎春早起正愁予。

土牛只解催人老,春气自来何事渠。

官柳野梅残雪后,金幡玉胜晓光初。

却思归跨春山犊,茧栗仍将挂汉书。

(0)

探杏二首·其一

红蓝细细糁晴包,紫玉森森走腻条。

枯梗折教无一寸,并驱春力奔花梢。

(0)

师正堂二首·其一

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表端岂但日间影,德盛应如草上风。

作字心君生笔下,照人眸子验胸中。

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见操存合至公。

(0)

扇子诗·其六十七

春去春来岁岁同,花开花落任东风。

只堪美酒酬佳景,莫把閒愁料化工。

(0)

观龙歌

四灵之长惟虬龙,虬龙变化故难同。

三茅福地群仙宅,灵物潜形在此中。

池内仙人驯扰得,至今隐现谁能测。

乘云蠢动独标奇,行雨嘉生皆荷力。

常人竞取暂从心,才出山楹兮无处寻。

中使勤求深有意,欲献明庭兮陈上瑞。

初献一龙朝魏阙,偶挹二龙离洞穴。

人心龙心若符契,一去一住何神异。

我睹真龙幸不惊,至诚祝龙龙好听。

但祈风雨年年顺,庶使仓箱处处盈。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