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悼念郑禹功所作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郑公高尚节义的敬仰和对其突然离世的深切哀悼。首联“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描绘了郑公的高尚品德超越常人,以及诗人与他分别时的悲痛心情。"书迹横斜良足喜"回忆了他们过去的交往,字迹虽已不在,但友情犹在,令人欣慰;然而“讣音曲折可胜哀”又揭示了郑公不幸去世的消息,让诗人悲从中来。
颈联“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泡影,暗示郑公的生命如泡影般消逝,而他的精神却仿佛从江湖间飘然而至,让人感到他的存在并未真正离去。尾联“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眼光的不屑,认为只有在生死之外,才能真正理解郑公的精神,并借此寄托对他的赞美和怀念,以“无生灭处咏归哉”表达对永恒精神的追寻和颂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扬了郑公的人格魅力,又表达了对亡友的深深哀思,展现了曾几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对生死哲理的深刻思考。
花落讼庭几度春,博罗又现宰官身。
于公折狱情无枉,宓子弹琴化更神。
骥足未酬他日志,鸿嗷先溥此时仁。
声名莫道非洋溢,异国人曾拜后尘。
拄藜扶我过桥东,便觉晴岚翠扫空。
紫府百年藏玉简,丹崖千丈挹仙风。
释签书到新罗国,卧佛岩连旧梵宫。
稽首导师悲愿在,我宁辛苦守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