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表端岂但日间影,德盛应如草上风。
作字心君生笔下,照人眸子验胸中。
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见操存合至公。
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表端岂但日间影,德盛应如草上风。
作字心君生笔下,照人眸子验胸中。
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见操存合至公。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深刻理解。"物我虽殊理本同"表明尽管万物各不相同,但其内在的道理是统一的,体现了一种宇宙观和哲学思考。"算来身教易为功"则强调了通过身体力行去践行教诲的重要性,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重视身教的体现。
"表端岂但日间影"此句暗示了作者对于外在形象与内在品德的关系的思考,认为真正的德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应如同日光一般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德盛应如草上风"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观点,认为高尚的品德应该像微风吹拂过青草一样,自然无为。
"作字心君生笔下"表明作者在写作时的心态,是以心为尊,以笔为马,将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思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照人眸子验胸中"则是说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可以洞悉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体现了作者对人的理解和洞察力。
最后两句"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见操存合至公"表达了作者平时所积累的能力和智慧,现在都展现出来,而且特别强调了这种能力和智慧是公正无私的,是为了大众而不是个人私利。
整首诗流露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严谨的人格修养以及对教育和品德的深刻理解。
寒暑迭更代,昼夜苦环循。
斯人赴冥漠,一往不可晨。
依依抱恻怆,耿耿衔悲辛。
褰帷怯孤影,入室惊凝尘。
稚子啼不闻,亲戚至莫因。
中庭掩徒旧,虚位设已新。
念昔婚媾初,干戈日踆踆。
荏苒弥一纪,伤哉仍食贫。
昔归恒恨迟,兹感忧患臻。
残月照我膝,凄风复伤神。
彷徨见鸡犬,感叹动比邻。
婉娈闺中秀,今为泉下人。
鼎鼎百年内,谁为平生亲。
如何西阡下,一夕生丛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