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中闻竹枝》
《湘中闻竹枝》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支]韵

竹枝本是三巴曲,流入湖湘调更悲。

风俗变来从屈宋,千秋哀怨一相思。

(0)
鉴赏

这首《湘中闻竹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竹枝音乐的描述,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哀怨。

“竹枝本是三巴曲”,开篇点出竹枝音乐源自巴蜀之地,暗示其原始质朴与地域特色。“流入湖湘调更悲”,竹枝乐曲传入湖南,情感更加凄凉,仿佛融入了更多哀愁与悲痛。这里运用了“调更悲”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生动地描绘了音乐情感的变化。

“风俗变来从屈宋”,诗句转而探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提到风俗的变迁影响着音乐的风格,此处暗指屈原和宋玉两位伟大的楚辞作家,他们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从屈宋”这一表述,诗人巧妙地将音乐与文学、历史联系起来,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千秋哀怨一相思”,最后两句深化主题,将竹枝音乐的哀怨之情与永恒的相思之苦相结合,表达了跨越千年的思念与哀愁。这里的“千秋”不仅指时间的长久,也象征着情感的永恒不变,而“一相思”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单一性和深刻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竹枝音乐的特质、历史背景以及情感内涵融为一体,既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同谢别驾过淀山湖,登普光寺阁,次壁间马郎中诗韵

浮云终日作轻阴,寺下龙潭百丈深。

古刻尚存邢女记,好诗今与谢公吟。

风行淀水摇深碧,雨过松花落细金。

怕见南湖春草色,每来高阁倦登临。

(0)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九夏周二公祠

二公去后百年奇,庙貌蒸尝继有之。

为国为民谁与并,只应比颡过斯祠。

(0)

闰元宵即事和神超先生韵

怕问今宵月有无,落梅残朵更清癯。

花灯谁复张云母,绮席重看荐木奴。

野马日光才掩映,纸鸢风力已抟扶。

儿童未尽嬉游意,怒画僧虔蜡凤珠。

(0)

寄孝尼第二首此亦乙亥年作

燕市谁同击筑歌,君闲曾否访巢窝。

真看香粉论车载,何止琵琶似甑多。

修竹淀园宜眺赏,偃松萧寺几婆娑。

谪仙不敢重题咏,知有诗人旧日过。

(0)

劝驾词·其十一

红窗女伴互推排,只要檀郎笑口开。

况是可儿能不爱,尽消痴妒等卿来。

(0)

巨生扇底系一佛柑似枣许大颇讶其触手太柔迫视之则闺人所制也缝以黄绢贮以麝尘纤指扶疏屈伸多态不啻酷肖而已欢喜赞叹为缀二诗·其二

线缕针锋总法身,如来早已鉴精勤。

为披千佛题名记,屈指于郎第几人。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