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静,亭榭最清幽。
琪树花残犹旖旎,灵和柳悴亦风流。往事忆成愁。
山郭静,亭榭最清幽。
琪树花残犹旖旎,灵和柳悴亦风流。往事忆成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事之感的交织。
首句“山郭静”,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山城的宁静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亭榭最清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脱俗,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
“琪树花残犹旖旎,灵和柳悴亦风流。”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琪树”的残花与“灵和柳”的枯萎并置,却以“犹旖旎”、“亦风流”这样的词语赋予它们独特的美感,展现出即使在衰败中也蕴含着一种别样的魅力。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美丽,也暗含了对生命循环、时光流转的感慨。
“往事忆成愁。”最后一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将前文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思绪相连,引出对过往的回忆与哀愁。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郭、亭榭、花树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不失雅致的艺术氛围。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叹,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秋风多客思,行旅厌艰辛。
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
文章参末议,荣贱岂同伦。
叹逝逢三演,怀贤忆四真。
情因恩旧好,契托死生亲。
所愧能投赠,清言益润身。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
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