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
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
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
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
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
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
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
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晨离开潼关时的景象和心情。开篇“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两句,通过月亮正在天边隐匿、骑马人尚沉浸在梦境中未醒的景象,传达了夜色尚浓而行者不得不起程的意境。
接着,“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两句,则生动地描绘出了潼关清晨时的萧瑟景色。古木参天,关外的树木在早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更加苍郁;而“玉阶”一词则增添了一丝贵族气息,通过它的寒冷传达了清晨的凉意。
第三句“宦游终自苦”,表明长久的宦海生活带给诗人的是痛苦和无奈。接着,“身世静堪观”一句,则是说在世俗纷扰中,诗人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去观察世事。
最后两句“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湊”,通过对比山中隐居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之情。这里,“和云”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云雾缭绕中的宁静氛围,而“枕碧湊”则是对山中溪流清澈水声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行者早晨离别潼关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中隐居、与大自然亲近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梅仙蹈雪步生尘,储后梅诗雪共新。
玉句金章云锦字,问天觅得隔年春。
双井无人后山死,只今谁子定得灯。
老夫言语浑无味,不但秋来面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