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化人台》
《化人台》全文
宋 / 易士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富贵功名一窖尘,白头人送黑头人。

若教总识玄玄理,劫火何曾焚法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àréntái
sòng / shì

guìgōngmíngjiàochénbáitóurénsònghēitóurén

ruòjiàozǒngshíxuánxuánjiéhuǒcéngfénshēn

翻译
富贵功名都如尘土一般短暂
白发人送走黑发人,感叹世事无常
注释
富贵:指财富和地位。
功名:指名声和成就。
一窖尘:比喻全部消失。
白头人:指老年人。
黑头人:指年轻人。
若教:如果能够。
总识:完全理解。
玄玄理:深奥的道理,这里可能指佛教或道家的至高智慧。
劫火:佛教中指灾难性的大火,象征世间苦难。
何曾:从未。
焚法身:焚烧佛教徒的法身,即精神或灵魂。
鉴赏

这首诗名为《化人台》,是宋代诗人易士达所作。诗中以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生死的理解。首句"富贵功名一窖尘"形象地表达了世间荣华富贵如同尘土般短暂易逝,暗示了人生在世的虚幻不实。第二句"白头人送黑头人"则描绘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交替,揭示了生命的轮回和死亡的必然。

后两句"若教总识玄玄理,劫火何曾焚法身"进一步深化主题,"玄玄理"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空性或超越世俗的智慧,"劫火"象征世间一切苦难和变迁。诗人认为,如果能真正理解这些深奥的道理,即使面对生死大劫,也不会动摇内心深处的"法身",即精神本质。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看淡生死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寓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死观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世俗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

易士达
朝代:宋

易士达,又署寓言、涉趣(《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幼学(《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有《松菊寓言》(《诗渊》),已佚。 易士达诗,据《全芳备祖》、《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六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切忌参商,别无奇妙。

低头侍奉,欢喜问讯。佛法商量,伤子性命。

(0)

种葵

种葵南轩下,葵长不盈尺。

芃芃初叶茂,挺挺交柯直。

匪以花为美,有取心向日。

孤忠类臣子,恒性若有德。

只恐秋风至,兰蕙同萧瑟。

虽然遇彫落,凡草孰可匹。

(0)

贫家女

贫家女,德性温柔寡言语。

终年辛苦不下机,身上却无丝一缕。

倡家女儿百不会,只向人前卖娇态。

绣裀端坐青楼中,银烛荧煌照珠翠。

书言福善与祸淫,未必天工有此心。

盗蹠长年颜子夭,古来颠倒非独今。

高处是昆崙,低处是东溟。

昆崙推不倒,东海填不平,物之不齐物之情。

贫女莫羡倡女荣,不义富贵浮云轻。

持身但如冰雪清,德耀荆钗有令名。

(0)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四

河中二月好踏青,且莫临风叹客程。

溪畔数枝红杏浅,墙头半点小桃明。

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时平。

(0)

鹧鸪天

卸下星冠作玉容。宛如仙女下巫峰。

霎时云雨欢娱罢,无限恩情两意浓。

轻搂抱,款相从。时间一度一春风。

若还得遂平生愿,尽在今宵一梦中。

(0)

菩萨蛮

绿窗深贮倾城色。灯花送喜秋波溢。一笑入罗帏。

春心不自持。雨云情已乱。弱体羞还颤。

从此问云英。何须上玉京。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