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江南/忆江南·其二寿谢寿朋》
《望江南/忆江南·其二寿谢寿朋》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前之夕,织女渡河边。

天上一朝元五日,人间小住亦千年。相合降神仙。

当富贵,掩鼻正高眠。

欲语会稽仍小待,不知文举更堪怜。蔗境在顽坚。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望江南/忆江南(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前之夕,织女渡河边。” 这两句通过描绘织女星(即牵牛星)的神话故事,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主题。织女在天上,每年都要跨过银河与牛郎相会,这里将她比喻为渡河边,暗示着岁月的长河和人类生命的短暂。

“天上一朝元五日,人间小住亦千年。” 这两句通过对比天庭与人间时间流逝的速度,增强了诗中对于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在这里,“天上一朝”指的是神仙界的一天,而“人间小住亦千年”则表明在人类看来,即使是一段很短暂的时间,也可能是漫长无边的岁月。

“相合降神仙。” 这句诗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情景,通过这一美丽的画面,传达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当富贵,掩鼻正高眠。”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事所扰的态度。这里的“富贵”并非指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作者通过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来对抗时间带来的沧桑。

“欲语会稽仍小待,不知文举更堪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意之人的不舍。这里的“欲语”和“稽仍”都是表达对话的渴望,而“不知文举更堪怜”则透露了一种无奈,因为在作者看来,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可能并不存在。

“蔗境在顽坚。” 这句诗通过比喻,强调了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蔗境”指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作者所追求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对爱情美好的向往等主题的抒写,展现了刘辰翁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闻邻哭有感

母哭其子长,妇哭其夫短。

子魂不可招,空使母肠断。

母泪似海水,海水亦有岸。

人间为母心,怀哉泪瀰旦。

(0)

感怀三首·其一

丧乱八九年,乾坤日流血。

人心久不古,伦义悉磨灭。

豺虎在城市,生民半鱼鳖。

张弓不得射,令我重鸣咽。

欲付之忘言,宁无愧司臬?

(0)

拟古七首·其七

沟断跻牺樽,骐骥困盐车。

时乎将奈何,今古谁贤愚?

北风号枯梢,落日明寒芜。

未遇非所惜,但恐流年徂。

(0)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十一

静夜坐百态,晓起俱不然。

奈何不自悟,扰扰欲胜天。

效颦冀见好,反以丑取捐。

劳心苟无益,何如信吾缘?

(0)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六

留心强为善,万事当听天。

天定还胜人,何须苦烦煎?

原宪竟得贫,颜子不假年。

在彼不我知,在我当勉旃。

(0)

张如㯉东斋雨诗并似其子翔南

邀客坐清昼,两酌遂终夕。

双壶交屡退,倾欢入中臆。

捋须见诗班,举手问酒白。

不有佳友朋,何以慰孤寂。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