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亦时鸟,逢春逐燕归。
发声兼委曲,命侣故骞飞。
厌聒迟明枕,愁喧薄暮帏。
炎风吹广野,历耳自应稀。
百舌亦时鸟,逢春逐燕归。
发声兼委曲,命侣故骞飞。
厌聒迟明枕,愁喧薄暮帏。
炎风吹广野,历耳自应稀。
这首《百舌》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对百舌鸟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春日里随燕归来,声音婉转曲折的特点。诗中不仅描绘了百舌鸟的鸣叫声,还通过“厌聒”和“愁喧”表达了对这种声音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声音的欣赏,也有对其干扰的不满。最后,“炎风吹广野,历耳自应稀”一句,以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了百舌鸟声音在夏日炎炎之下的减少,富有深意。整首诗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声音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朝与蝮蛇游,暮与豺虎居。
劫掠长安中,官军不留余。
黄巾势合离,朝市成荒墟。
燔烧及城阙,阊阖震绮疏。
九陌夜无人,出则防击狙。
念我平生友,换酒脱金鱼。
途穷各窜逸,蒺藜塞中衢。阿谁裹饭问,跰?困子与。
独有于侍御,再顾荜门庐。
壮我猛将援,饴我行胥疏。
患难情倍亲,促坐愿须臾。
皇天况甘雨,洒我园中蔬。
忧虫日以苏,槁苗日以苏。
摘蔬更沽酒,留公解饥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