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勿长亭折柳枝,离筵已判酒如池。
因思会面难期处,直使衔杯到醉时。
樯燕留人双上下,岸花迎客半低垂。
计程明日毗陵道,吟寄新诗欲倩谁。
且勿长亭折柳枝,离筵已判酒如池。
因思会面难期处,直使衔杯到醉时。
樯燕留人双上下,岸花迎客半低垂。
计程明日毗陵道,吟寄新诗欲倩谁。
这首元代诗人贡性之的《次萍居留别韵》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思念与不舍。
首句“且勿长亭折柳枝”,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在长亭边折取柳枝作为离别的纪念,暗示离别是不可避免的,无需过分伤感。接着“离筵已判酒如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宴席上酒水如池般满溢,渲染出离别宴上的热烈氛围,同时也预示着离别之痛将通过饮酒来缓解。
“因思会面难期处,直使衔杯到醉时”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相聚难以预料的担忧,以及在无法控制的离别面前,只能借酒浇愁,直至醉倒。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沉重。
“樯燕留人双上下,岸花迎客半低垂”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船上的燕子在空中盘旋,似乎在挽留行人;岸边的花朵低垂,仿佛在向客人告别。这些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离别更丰富的象征意义,燕子的留恋和花朵的低垂,都成为了离别情感的载体。
最后,“计程明日毗陵道,吟寄新诗欲倩谁”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计算着行程,思考着明日将踏上毗陵的道路,心中不禁涌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要通过诗歌来寄托这份情感,却又不知该寄给谁。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未知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时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竹操一何坚,青青冬不渝。
桃夭一何艳,灼灼春华敷。
尔且兼得之,绿葩间红跗。
三岐依彩槛,五出曜琅玕。
竹兮饶媚态,桃兮耐岁寒。
回风聊萧瑟,朱翠舞珊珊。
余本素心人,常作嘉卉想。
兀坐手一编,长日恣欣赏。
夜月照前除,对尔更神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