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古风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zhìhéngyángshāngliǔcáo
táng / liú

zuórénxiāngjiāngàntóubié
yìnglínjūnfānzhuǎnshānmiè

xúndàofānmièliúdiàn
qiānjiāngchūnrénjīnjiàn

注释
忆昨:回忆起。
故人:老朋友。
湘江:湖南的湘江。
岸头别:江边告别。
我马:我的马。
映林嘶:在树林中回声嘶鸣。
君帆:你的船。
转山灭:消失在山后。
古道:古老的路。
帆灭:船影消失。
如流电:如同疾电。
江蓠:江边的花草。
春:春天。
故人今不见:老朋友如今见不到了。
翻译
回忆起昨天,我和老朋友在湘江边告别。
我的马在树林中回声嘶鸣,你的船消失在山后天际。
马的嘶叫沿着古老的路途回荡,船影如同疾电般消失无踪。
千里江边的花草已入春天,老朋友如今却再也见不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这两句从回忆开始,设定了一个离别的情景,地点是在湘江岸边,与昔日的朋友告别。这里的“忆昨”表明时间已经过去,而“湘江岸头别”则具体化了这份离愁。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离别时的情形。诗人骑的马儿在林间叫嘶,而朋友的船帆随着山势转弯消失。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分别的一刻。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离别后的情景。诗人的马儿沿着古老的小路嘶叫,而朋友的船帆则像流星般快速消失。这不仅是视觉上的对比,也暗示了时间飞逝和人事变迁。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最后两句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湘江两岸春意盎然,但昔日相伴的人却已经不再身边。这强烈的情感落差,使得这份离愁更加深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美好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其十六

种松为老伴,栽菊充岁粮。

新国苦长役,遗民怀故乡。

(0)

十二月初六日龟藏夜坐有感

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

老骥倦长坡,卧樵如罢牛。

时时一长吁,惭与蝼蚁俦。

高鸿志万里,矰缴非所忧。

胡为苦哀鸣,失类中道休。

壮士今则已,偃仰搔白头。

读书有分限,眼暗志未酬。

转蓬从风起,直上晴空游。

流星下至地,化石空山幽。

升沉亦何常,念此涕泪流。

(0)

溪上小憩

鹊立碧峰远,鸡啼清昼宽。

青苔留客醉,白发借书看。

方枕藤花软,一瓶丹井寒。

此时无二事,藜杖共盘桓。

(0)

晓寒独立红茶花下

长物乌皮几,宜人白氎裘。

晓霜花口噤,午雨柳绵收。

毛发匆匆变,光阴冉冉休。

直须瓜芡熟,长枕卧清秋。

(0)

春日山居好十首·其四

春日山居好,春来不问深。

柳能同燕舞,莺解代花吟。

有酒家闲去,无诗客莫寻。

卖田强免役,何必苦劳心。

(0)

易庵道人归雁苍两月矣作诗趣之

一入雁苍山,山苍雁落湾。

石螀鸣杼下,沙鸟宿窗间。

吾子动多悔,老夫今稍闲。

密云疏雨里,心事极相关。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