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挽金陵陆廷玉》
《寄挽金陵陆廷玉》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韦布居然古意存,向来城市岂堪论。

门多剩地容山水,家有遗书付子孙。

远道风尘违执绋,旧时楼阁记开樽。

江空岁晚情无限,却寄燕歌吊楚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寄挽金陵陆廷玉》。诗中以“韦布居然古意存”开篇,表达了对逝者陆廷玉的尊敬与怀念之情。韦布,古代平民的服饰,此处借指陆廷玉虽为平民出身,却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古朴的风范。接下来的“向来城市岂堪论”,则对比了世俗的繁华与陆廷玉精神世界的高洁,暗示其人格的超脱。

“门多剩地容山水,家有遗书付子孙”两句,描绘了陆廷玉居住环境的清幽以及他对后世子孙的深远影响,通过自然山水与文化传承的结合,展现了他生活的宁静与智慧的传递。

“远道风尘违执绋,旧时楼阁记开樽”则通过时空的转换,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哀思。远道而来的风尘,象征着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执绋”是中国古代送葬时挽柩的绳索,这里用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旧时楼阁记开樽”则回忆起往昔相聚的欢乐时光,通过酒宴的场景,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

最后,“江空岁晚情无限,却寄燕歌吊楚魂”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江面空旷,岁月已晚,无限深情难以言表,只能通过诗歌的形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这里的“燕歌”和“楚魂”分别借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情感表达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旅舟遇人之京

分符南海客,走马蓟门天。

穗石别多日,韶阳同泊船。

旧名遗爱在,新月大荒圆。

更得朝衣著,何年再问禅。

(0)

寿张梦回·其二

白鹤语高墀,红霞映赤蜺。

山藏安石日,人在霸陵时。

月满篁溪竹,花开古佛池。

原称无量寿,于此更何疑。

(0)

泊挂剑坟

今夜维舟处,前贤挂剑坟。

树声流暝色,庙貌老徐君。

生死情何洽,豪雄世所闻。

至今村父老,伏腊荐溪芹。

(0)

塞下逢江东陈十一柱江

士有不可识,因人一见君。

马驱边地月,剑拂蓟门云。

市饮终何事,燕歌已蚤闻。

苍茫逢日暮,握手暂云云。

(0)

留别顾与治

岭海无家亦有忧,归心那复恋狂游。

频年独寄扬雄宅,此后谁登谢朓楼。

永夜月来僧不管,一春花落鸟空愁。

茫茫正溯长江水,何日重过问石头。

(0)

路中

石头曾共典寒衣,五月光分几雁飞。

前路烽烟愁正剧,一春花鸟愿多违。

还家莫话沧桑事,迟我常开夜月扉。

江水茫茫悲倦翮,何时同采故山薇。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