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俯绿琉瓈,澄观会筦倪。
藻渊潜赤鲤,锦浪泛文鹥。
淡月银蟾镜,轻烟丝柳堤。
忘怀此小坐,还似对梁溪。
斋俯绿琉瓈,澄观会筦倪。
藻渊潜赤鲤,锦浪泛文鹥。
淡月银蟾镜,轻烟丝柳堤。
忘怀此小坐,还似对梁溪。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园中“澹碧斋”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斋内及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和谐。诗人通过“斋俯绿琉瓈,澄观会筦倪”两句,以“绿琉瓈”比喻斋外的绿色琉璃般的景色,而“澄观会筦倪”则描绘了斋内视野的清澈与宁静,仿佛汇聚了一切细微的自然之象。
接着,“藻渊潜赤鲤,锦浪泛文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水中的生动景象,赤鲤在深邃的水中游弋,锦浪上则有文鹥(一种水鸟)悠然游动,动静结合,富有生机。诗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红与蓝、金与白,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和美感。
“淡月银蟾镜,轻烟丝柳堤”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绘,淡月如银盘般倒映在水面,如同一面镜子,轻烟缭绕于柳堤之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最后,“忘怀此小坐,还似对梁溪”表达了诗人在此处小憩时的心境,仿佛置身于梁溪(可能是指苏州的一条河流)旁,流连忘返。这不仅是对当前景致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澹碧斋”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和谐、生动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在此所体验到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中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心灵平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