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无垢·其一》
《挽赵无垢·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早奏玉垣绩,才登金掌班。

众皆期两地,谁谓老三山。

江夏勋劳上,东平礼义间。

壮猷惭弗克,孰与济时艰。

(0)
翻译
清晨向朝廷进献功绩,刚登上金殿担任要职。
大家都期待能在两地建功,谁能想到我已年迈在三山任职。
在江夏因功勋卓著受赏,又在东平以礼仪闻名。
壮志难以实现,谁能帮助度过这艰难的时局。
注释
早奏:清晨进献。
玉垣:宫廷。
绩:功绩。
才登:刚刚登上。
金掌班:金殿要职。
期:期待。
两地:两个地方。
老三山:指自己年事已高。
江夏:地名,这里指功绩之地。
勋劳:功勋。
东平:地名,这里指礼仪之地。
礼义:礼仪和道义。
壮猷:宏伟的计划或策略。
弗克:不能实现。
济时艰:拯救时局的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赵无垢(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赞美某位官员德才兼备、在江夏地区有杰出政绩的诗篇。

"早奏玉垣绩,才登金掌班。" 这两句描绘了官员勤勉工作的场景,早晨便开始处理国家大事(“玉垣”指宫殿,“金掌班”或许是朝堂),展现了其才能和地位。

"众皆期两地,谁谓老三山。" 这两句表达了对官员期望与赞誉,人们对于这位在江夏和东平两地区都有贡献的官员(“老三山”可能是对官员的尊称或别名),并没有将其视为年迈之人。

"江夏勋劳上,东平礼义间。" 这两句具体说明了官员在江夏和东平两个地方所展现出的功绩与德行,"勋劳上"指的是官员的辛勤工作被朝廷嘉奖,而"礼义间"则强调了其治理之地注重礼仪与道义。

"壮猷惭弗克,孰与济时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比,官员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和解决问题(“壮猷”指的是雄才伟略,“弗克”指不被困难所压倒,“孰与济时艰”则是说谁能与之相比,在乱世之中解救时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员工作和德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其的高度评价和敬仰。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湖南九歌·其三

词赋千秋自有神,谁从鱼腹起灵均?

椒浆寄奠丹枫暮,兰佩凄凉绿水滨。

日远长安多逐客,秋高泽国怨骚人。

劳歌一曲西风急,遥忆当年郢调新。

(0)

木末亭看新绿

微茫新绿遍金陵,不是东君染不成。

蔼蔼翠烟浮处浅,迢迢白鸟去边明。

伤离南浦三春晚,去国王孙万里情。

况近长干冶游地,踏青环佩杂歌声。

(0)

彭城书怀

堤畔奔涛走吕梁,城南墟落莽苍苍。

黄河近报千家哭,赤帝曾经百战场。

日月浮生谁寿夭?兴亡人世几沧桑。

试人沛里寻遗老,彭祖坟边半夕阳。

(0)

舟回再咏画山

笑领故人意,诸峰待客还。

一官贫酌水,两岸饱看山。

顾盼如招手,徘徊可破颜。

夜来清入梦,鸾鹤碧云间。

(0)

端阳后一日刘觐国招酌署中三首·其一

署近过从易,情深对语真。

虚堂不受暑,嘉树爱留人。

渐觉愁城破,转于欢伯亲。

杯中饶胜地,索醉敢辞频。

(0)

和李自得题咏小园上下平韵三十首·其三十十五咸

众口自喃喃,忧讥更畏谗。

欲平急水浪,休使满风帆。

竹牖偏临沼,松庵合傍岩。

黄精冬可斸,吾已制长镵。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