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城头著此亭,东皇幻化一何神。
相将莲炬催芳夕,来俾梅花作好春。
自腊月前尤可喜,觉西风外已无尘。
衔枚晓奏鹅池捷,为问和门有此人。
不夜城头著此亭,东皇幻化一何神。
相将莲炬催芳夕,来俾梅花作好春。
自腊月前尤可喜,觉西风外已无尘。
衔枚晓奏鹅池捷,为问和门有此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开篇“不夜城头著此亭”表明诗人在一个通宵未眠的城市角落里建造了一个亭子,透露出一丝寂寞和超脱尘世的情怀。“东皇幻化一何神”则将这种情感联系上了道教中的东华帝君,暗示了一种仙境般的超然。
“相将莲炬催芳夕”中的“莲炬”指的是莲花形状的灯笼,用来点缀夜晚的景色,使得春天的傍晚变得更加迷人。接着“来俾梅花作好春”则是说借助梅花的清香来迎接美好的春季,诗人在这里将自然之美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
“自腊月前尤可喜”中,“腊月”即冬至后的一个月份,这时节已经可以欣赏到初春的景色和气息,而“觉西风外已无尘”则是说在这之前,诗人就已经感受到了清新的西风,这种感觉里没有了尘世的杂质。
最后两句“衔枚晓奏鹅池捷,为问和门有此人”中,“衔枚”意味着早晨时分,“晓奏鹅池捷”则是说在清晨奏响了乐曲,可能是在某个园林之中。末尾的“为问和门有此人”表达了一种对知音者的寻觅,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理解诗人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亭子、幻化的仙境、春天的美好以及早晨的乐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知己的渴望。
八月风露清,林端枣红皱。
喜我故人归,归与穷昏昼。
离绪依僮仆,欢情隔老幼。
如此二十年,思之令人瘦。
似我客京华,卖文救颠仆。
官长怕逢迎,溪田忆耕耨。
悠悠寄征旆,披披拂归袖。
及来故山边,壶榼争相就。
懒说短长亭,梦惊东西堠。
翻思君在远,岁月荒难究。
去者松楸古,来者年齿茂。
君犹住燕山,缥缈亲句读。
如今事已然,志愿颇稍售。
出入有儿郎,孙亦复娟秀。
茗碗列前轩,炉香置几右。
主客醵钱刀,亲朋罗饤饾。
笑语多旧事,契阔喜新觏。
时杂往来客,中有草木臭。
是时江南天,烟雨寒橘柚。
明当少有携,一醉为君寿。
《晋陵喜闻于子遂庵归里却寄十二韵》【明·潘高】八月风露清,林端枣红皱。喜我故人归,归与穷昏昼。离绪依僮仆,欢情隔老幼。如此二十年,思之令人瘦。似我客京华,卖文救颠仆。官长怕逢迎,溪田忆耕耨。悠悠寄征旆,披披拂归袖。及来故山边,壶榼争相就。懒说短长亭,梦惊东西堠。翻思君在远,岁月荒难究。去者松楸古,来者年齿茂。君犹住燕山,缥缈亲句读。如今事已然,志愿颇稍售。出入有儿郎,孙亦复娟秀。茗碗列前轩,炉香置几右。主客醵钱刀,亲朋罗饤饾。笑语多旧事,契阔喜新觏。时杂往来客,中有草木臭。是时江南天,烟雨寒橘柚。明当少有携,一醉为君寿。
https://shici.929r.com/shici/yTLkf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