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渊源迤落水,江门流衍注甘泉。
高楼独上三洲望,真派同归一目全。
悟到如斯桥自度,咏从归后榻应悬。
千年衣钵今传北,独愧南宗一线天。
洙泗渊源迤落水,江门流衍注甘泉。
高楼独上三洲望,真派同归一目全。
悟到如斯桥自度,咏从归后榻应悬。
千年衣钵今传北,独愧南宗一线天。
这首诗描绘了水流汇聚与源头追溯的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了哲理思考和文化传承的意象。首联“洙泗渊源迤落水,江门流衍注甘泉”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水流从源头汇聚,最终注入甘泉的自然过程,象征着知识、文化的汇聚与滋养。接下来的“高楼独上三洲望,真派同归一目全”则通过登高远眺的场景,寓意着从不同角度审视事物,最终能够全面理解其本质。
“悟到如斯桥自度,咏从归后榻应悬”表达了个人在经历深刻领悟之后,能够自我超越,同时也暗示了创作与反思的重要性。最后一联“千年衣钵今传北,独愧南宗一线天”则强调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完全继承南方宗派精髓的自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化传承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时君养多士,本欲康生民。
服章与奉禄,岂但荣其身。
士昔志于学,宁曰利欲亲。
得位以行道,脩己将安人。
夫君青云姿,文行尤彬彬。
明主亲选士,往作诸侯宾。
兹义雅所尚,有怀并松筠。
当令千载间,炯炯尊儒绅。
因公东还辄悲咤,重厚士风须长者。
少年流辈轻老人,去矣唐山旧林下。
高堂面虚无,水色照群有。
不知归流永,但见来帆久。
苍翠前后山,起伏龙蛇走。
荒芜六朝旧,独此存不朽。
凉风西北至,萧飒惊户牖。
秋意倏已高,玄蝉嘒衰柳。
主人厚宾客,嘉赠随所取。
爽豁破萦纡,高凉谢尘垢。
开筵穷日影,玉斗湛清酒。
长歌激梁尘,烂醉颇无负。
羁游屡飘荡,攀援每迟后。
数公倾盖欢,夙昔故未偶。
夜阑天正黑,出户揽星斗。
明发复殊方,行行但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