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佛法答云无,会得依前在半途。
谁把扁舟清夜笛,月明吹过洞庭湖。
新年佛法答云无,会得依前在半途。
谁把扁舟清夜笛,月明吹过洞庭湖。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枢所作的《颂古三十九首》中的第三十六首。诗中以新年佛法为引子,表达了对佛法领悟的见解。"新年佛法答云无",新年之际,佛法的回答似乎超越了言语,暗示了佛法的空性或不可言说的特性。"会得依前在半途",意指理解佛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修行过程中不断体悟,如同行走在修行的道路上。
后两句通过想象的场景进一步阐述这个道理:"谁把扁舟清夜笛,月明吹过洞庭湖"。诗人设想有人在清冷的夜晚,乘着小舟,吹奏笛子,笛声在明亮的月光下飘过洞庭湖。这画面宁静而深远,象征着佛法的意境,即使在世俗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其超越尘世的清凉和宁静。
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佛法的微妙与深远,以及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领悟佛法的过程。
泮宫授道最驰名,想见经筵玉麈横。
学问有源堪景仰,行藏无地受讥评。
门前江浪银山攧,醉里诗篇锦段明。
远宦不须嗟白眼,只今台阁半书生。
识暗长嗟未烛微,坐令归梦绕岩扉。
忽惊尘土登须鬓,已觉云山负衲衣。
孤坐知君扶瘦策,此诗慰我脱危机。
天藏钟阜一区胜,乞与君侪为发挥。
诸方游遍归来晚,閒构虚堂赎世纷。
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
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
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