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方游遍归来晚,閒构虚堂赎世纷。
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
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
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
诸方游遍归来晚,閒构虚堂赎世纷。
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
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
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四方后归来的僧人,在闲暇时建造了一座虚堂以摆脱世俗的纷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如雷声震动山林,雪花飞舞溅起溪云,以及古老的石桥旁龙湫的吼声和漱玉瀑布将山岳之色分隔开来,诗人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然而,尽管他眼高且双耳失聪,仍能感受到上方白塔传来的声音,这象征着即使在感官受限的情况下,心灵也能感知到更高层次的存在。整首诗充满了禅意与自然和谐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皇情矜幻俗,圣德悯重昏。
制书开摄受,丝纶广慧门。
时英满君囿,法侣盛天园。
俱销五道缚,共荡四生怨。
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
庭深林彩艳,地寂鸟声喧。
上风吹法鼓,垂铃鸣昼轩。
新梅含未发,落桂聚还翻。
早烟藏石磴,寒潮浸水门。
一朝蒙善诱,方愿遣笼樊。
长安有径少,涂径不通舆。
道逢双总丱,扶轮问我居。
我居青门北,可忆复易寻。
大息骞金勒,中息绾黄银。
小息始得意,黄头作弄臣。
三息俱入门,雅志扬清尘。
三息俱上堂,觞肴满四陈。
三息俱入户,照耀光容新。
大妇舒绮絪,中妇拂罗巾。
小妇最容冶,映镜学娇颦。
丈人且安坐,清讴出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