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焦山赠僧二首·其二》
《焦山赠僧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对床听夜雨,佳约是当年。

放旷随缘去,闲心不习禅。

倚蒲趺足坐,拥衲盖头眠。

今识君归处,斋馀有涧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人相聚焦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共同热爱。首句“对床听夜雨”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夜晚的雨声与对床而坐的亲密氛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诗意的场景。接下来的“佳约是当年”,则透露出这份相聚并非偶然,而是早有约定,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放旷随缘去,闲心不习禅”两句,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并非依赖于禅修来达到心灵的平静,而是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自我调适。这种生活哲学体现了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和谐。

“倚蒲趺足坐,拥衲盖头眠”描绘了僧人与诗人的日常相处情景,通过具体的动作细节,如倚靠蒲团、盘腿而坐、覆盖僧衣入眠,展现了他们简朴而虔诚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上的契合。

最后,“今识君归处,斋馀有涧泉”则点明了相聚的结束,但并未因此而感到遗憾,反而因了解了僧人的归宿——在斋食之后,有山涧之泉相伴,而感到欣慰。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寓意着即使分别,心中仍存有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超越世俗的友情,以及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和禅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閒兴·其二

不趋声势不沽名,笑口开时琢句成。

山有奇峰名始著,人非憨癖艺难精。

醉书张旭常濡发,妙画长康重点睛。

我亦痴怀耽雅博,夜深卷页尚纵横。

(0)

寄怀内兄伟山孝廉

京华昔共鲤庭趋,廿载交真谊李、卢。

时誉足当真绣虎,父书能读即家驹。

多文莫道身非富,大智由来貌若愚。

未稔伯伦卮酒兴,沉酣得似往年无。

(0)

点绛唇

风雨高楼,百年离别须臾事。珠沉玉碎。

一晌真如醉。不道凄清,香泪犹凝臂。盟空缔。

回文锦字。剩得供憔悴。

(0)

金缕曲.吊四川邹容墓

真个奇男子。恁青年、一身是胆,首先从事。

振笔倡言拍满族,罗列八旗丑史。

更痛告、淫威专制。

章氏株连缘作序,著书人、坐罪寻欧例。

三字狱,折磨死。扬州十日遭屠记。

更难堪、屠疁三次,全城紧闭。

足引汉民心愤激,革命昌言起义。

造中国、共和时世。

烈士身家拚一掷,吊英灵、遗墓华泾里。

哀宿草,凄何底。

(0)

醉花阴

年年好景成孤负。瞥眼春光骤。

时节过清明,又是梨花瘦了桃花瘦。

满园冷翠浑如旧。燕子销魂否。

春水恁多情,也学愁人把著眉儿绉。

(0)

点绛唇

暝入高楼,西风又送砧声暮。断鸿来去。

云暗江天路。象管鸾笺,不赋销魂句。秋怀苦。

愁风愁雨。人是芭蕉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