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车此去也逢时,地近湘南颇入诗。
一月计程那是远,中年出守未为迟。
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
轩车此去也逢时,地近湘南颇入诗。
一月计程那是远,中年出守未为迟。
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启程赴任的景象,颇含深意。首句“轩车此去也逢时”表明出行的车辆正值时宜,可能是指春秋两季,气候适中,适合远行。"地近湘南颇入诗"则是在说尽管目的地接近湘江之南,但这种亲切感仍能融入诗句之中。
接着,“一月计程那是远”表达了对旅途长度的思考,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官员赴任而言或许不算长,但“中年出守未为迟”则透露出一种对人生和职责的反思,即使在中年时开始担任地方官职,也不算晚。
"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与军事装备。水边的花香渗透了官服,而山岭上的云雾映衬着绘有图案的军旗。
最后,“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则表达了对未来环境变化的思考和对于当地百姓可能会为了官员的到来而建立祭坛以示庆祝的预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深谋远虑,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社会变迁的敏感。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自然景观以及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位唐代文人对于赴任之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始见花满枝,又看花满地。
且持增气酒,莫滴伤心泪。
深诚长郁结,芳晨自妍媚。
啸歌聊永日,谁知此时意。
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
人非四禅缚,地绝一尘喧。
霜露欹高木,星河压故园。
撕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