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英有佳色,晚节含馀香。
悠然东篱下,解佩纫芬芳。
繁霜瘁百草,林木尽凋伤。
白酒山中熟,归来松径荒。
露冷沾襟袖,绕篱花正黄。
掇英引觞酌,酣咏幽兴长。
心閒得其趣,尘虑憺以忘。
朝饮菊井水,夕餐菊篱英。
坐看浮云净,南山晚苍苍。
秋英有佳色,晚节含馀香。
悠然东篱下,解佩纫芬芳。
繁霜瘁百草,林木尽凋伤。
白酒山中熟,归来松径荒。
露冷沾襟袖,绕篱花正黄。
掇英引觞酌,酣咏幽兴长。
心閒得其趣,尘虑憺以忘。
朝饮菊井水,夕餐菊篱英。
坐看浮云净,南山晚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天采摘菊花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秋英有佳色,晚节含馀香”点明了菊花在秋季绽放,不仅颜色美丽,而且在晚秋时节仍散发着香气,展现出菊花的独特魅力。接着,“悠然东篱下,解佩纫芬芳”一句,通过“悠然”二字,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仿佛诗人置身于菊花丛中,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了释放和净化。
“繁霜瘁百草,林木尽凋伤”描绘了深秋时节,严霜覆盖大地,百草凋零,林木枯萎的景象,反衬出菊花在逆境中依然挺立的姿态。“白酒山中熟,归来松径荒”则通过酒与松径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心境。酒的醇厚与松径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
“露冷沾襟袖,绕篱花正黄”描绘了清晨露珠在菊花上凝结,诗人漫步于花间的情景,菊花正值金黄,生机勃勃。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掇英引觞酌,酣咏幽兴长”表现了诗人采摘菊花后,饮酒赋诗,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愉悦。通过“幽兴长”三字,传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深喜爱与追求。
“心閒得其趣,尘虑憺以忘”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心灵得到了平静与解脱,世俗的忧虑被遗忘。最后,“朝饮菊井水,夕餐菊篱英”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即每日饮用井水,食用菊花,过着简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以及诗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内心平静的过程。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首典型的元代文人诗作。
我名溅玉亭,五字仍一扫。
苍崖立积铁,悬瀑翻轻缟。
霏霏冰奁倾,粲粲玉匣倒。
殷勤点翠竹,散漫沾芳草。
喧轰雷霆怒,澒洞金石考。
直疑青山严,顿失赵盾杲。
飞帘吹不断,接影照逾皓。
初非智巧成,端自神物造。
凭栏熟自听,归来想怀抱。
拂除朱丝弦,写之流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