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歌紫兰,华禁无传久。
循名意兹是,谁得明真否。
天怜菊性孤,秀发秋风后。
固令芳物生,聊作黄花友。
楚人歌紫兰,华禁无传久。
循名意兹是,谁得明真否。
天怜菊性孤,秀发秋风后。
固令芳物生,聊作黄花友。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和昌言官舍十题(其三)石兰》。诗人在此通过描写石兰这种花卉,以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赞美。
"楚人歌紫兰,华禁无传久。" 这两句开篇即点明石兰之美,但这种美却不为世俗所重视。诗人借用“楚人”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来突出石兰的清雅脱俗,而“华禁无传久”则表达了它不受时尚流行所累。
"循名意兹是,谁得明真否。" 这两句中,“循名”意味着诗人在追寻石兰之名背后的深义,“意兹是”则强调这份美感的确切存在,而“谁得明真否”则表达了一种探求和疑问,询问在这纷扰的世间,还有谁能真正领会这种超然物外的美。
"天怜菊性孤,秀发秋风后。" 这两句诗中,“天怜菊性孤”形象地表达了石兰之所以孤傲自立,是因为它得到了上苍的偏爱,而“秀发秋风后”则描绘了一幅在秋风之后,花朵仍然保持着娇艳姿态的生动图景。
"固令芳物生,聊作黄花友。" 最后两句诗,通过“固令芳物生”,表达了诗人对于石兰这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之美的赞赏,而“聊作黄花友”则是诗人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将自己比喻为与这些高洁之物为友,共同享受那份超脱尘世的清净。
整首诗通过对石兰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在纷杂世间中保持自我本色、不随波逐流的坚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