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
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巳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
胡装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
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巳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
胡装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景中的战事痕迹,诗人以秋山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秋雨连山殷",通过秋雨的连绵和山色的深沉,暗示了战事的严峻和悲凉。接下来,诗人通过"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展现了战争的频繁和地域的变换,显示出战况的激烈。
"巳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进一步揭示了战局的不利,两翼防线相继崩溃,损失惨重。"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战场的狼藉和敌我攻防的紧张气氛跃然纸上。"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借长平之战的典故,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无数士兵生命的哀悼。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胡人的军队乘胜追击,"胡装三百舸,舸舸好红颜",以鲜艳的色彩反衬出战争的无情。"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形象地展示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以及他们深入内地的场景。结尾处,诗人以"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收束,表达了对昔日安宁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战乱带来的家园破碎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以及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