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参差外,春山澹沱时。
试观皆迥句,几许措微思。
新涨成波细,轻烟泮晓迟。
祗疑幽绝处,尚有许多奇。
竹径参差外,春山澹沱时。
试观皆迥句,几许措微思。
新涨成波细,轻烟泮晓迟。
祗疑幽绝处,尚有许多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径蜿蜒、春山淡泊的自然景象。"竹径参差外,春山澹沱时",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竹径的错落有致与春山的淡雅宁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接着,"试观皆迥句,几许措微思",诗人通过观察这幅山水画,不仅捕捉到了画面的细节,更深入思考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迥句"暗示了画面布局的独特性,"微思"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探索。
"新涨成波细,轻烟泮晓迟",进一步描绘了水面上的波纹与晨雾中的景象。"新涨"暗示了河水刚刚上涨,细波轻漾;"轻烟泮晓迟"则描绘了晨雾在阳光初照下逐渐消散的情景,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最后,"祗疑幽绝处,尚有许多奇",诗人似乎在赞叹这幅画中隐藏着的未知与奇妙之处,激发了读者对画面背后故事的想象和探索欲望。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