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其二》
《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其二》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古风

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

侧目一愁胡,已寒不须泼。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

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

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屑。

(0)
注释
虚卧:悠闲躺卧。
惊兔脱:时光飞逝如兔跑。
侧目:斜着眼看, 表示忧虑。
寒:寒冷。
金鼎象:炼丹的象征或比喻。
次第:顺序, 规律。
千里:遥远的地方。
五浆:泛指饮料。
激沱江:激流的沱江, 暗示水源。
大救:大力救助。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骚屑:琐碎, 忧虑。
翻译
我悠闲地躺在北窗下,时光飞逝如兔般迅速。
侧眼看去,心中忧虑,即使寒冷也不需泼酒浇愁。
我听说炼丹之事,顺序有其规律和根本。
即使千里之外,信件稀疏,无需准备过多的浆水。
将来激流的沱江,或许能解救像司马相如那样的干渴。
男子汉要有志向,前行时不必过于忧虑琐碎之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首句“中虚卧北窗”,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躺于空旷的北窗之下,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紧接着,“岁月惊兔脱”则是用了兔死网破的典故,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侧目一愁胡”,诗人的视线转向边塞之地,那里充满了战乱与忧虑。这里的“胡”指的是北方的民族或地区,象征着战争和动荡。而“已寒不须泼”,则是在表达即使外界有风波,但诗人内心已经冷静到不为所动。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中的“金鼎象”指的是古代的礼器,象征着国家的法度和制度。这里诗人通过听闻这些礼器,感受到有一套严密的秩序和等级,这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秩序的认同。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中的“千里”指的是远方或边疆,而“五浆”则是古代祭祀用的五种液体。这里诗人在询问,在遥远的地方还需要这样繁文缛节的礼仪吗?这反映出诗人的某种怀疑和对传统礼制的反思。

“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则是转向历史,提到了古代大夫相如曾在激流的沱水边上拯救了许多人。这里借用历史典故表达诗人想要像相如一样,去解救世间的困顿和渴望。

最后,“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屑”是对读者的劝勉,希望那些有志之士不要因为小事而烦恼,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这里“丈夫”指的是有才能和品德的男子,而“勿”则是不要,“骚屑”是形容心神不定或为琐碎之物所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个人理想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

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

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

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

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

(0)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0)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绣衣石榻

山城无别味,药草兼鱼果。

时到绣衣人,同来石上坐。

(0)

九华观看花

街西无数闲游处,不似九华仙观中。

花里可怜池上景,几重墙壁贮春风。

(0)

荅友人新栽松

石门新长青龙髯,虬身宛转云光粘。

闻君爱我幽崖前,十株五株寒霜天。

越溪老僧头削雪,曾云手植当庭月。

三十年来遮火云,凉风五月生空门。

愿君栽于清涧泉,贞姿莫迓夭桃妍。

□□易开还易落,贞姿郁郁长依然。

山童懒上孤峰巅,当窗划破屏风烟。

(0)

敕赐三相马

上苑骅骝出,中宫诏命传。

九天班锡礼,三相代劳年。

顾主声犹发,追风力正全。

鸣珂龙阙下,喷玉凤池前。

四足疑云灭,双瞳比镜悬。

为因能致远,今日表求贤。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