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曾入列仙书,心影无偏古所誉。
好到潘山奕棋处,乾坤一局问何如。
君家曾入列仙书,心影无偏古所誉。
好到潘山奕棋处,乾坤一局问何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送潘涵观之高凉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君家曾入列仙书”开篇,巧妙地将友人潘涵观比作仙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接着,“心影无偏古所誉”一句,进一步赞美了潘涵观心地纯净,不受世俗偏见的影响,赢得了古代乃至现代的赞誉。
“好到潘山奕棋处”,诗人想象友人到达潘山后,会与山中棋友对弈,享受自然与智慧的双重乐趣。最后,“乾坤一局问何如”则以围棋的比喻,寓意人生的广阔天地和复杂多变,询问友人在面对如此宏大的人生棋局时,会有怎样的感悟和抉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哲思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思想情感。
殷勤八跪。但暮送潮头,朝迎潮尾。
正值沙禾始熟,竞衔双穗。
黄膏四角随圆月,任雌雄、入秋皆美。
虎门船返,两篮紫甲,一筐红蜕。
况滥口、河鲀大至,被生钓千头,腥吹墟市。
多谢鱼姑肯卖,百钱随意。
更纤手、细将香秆,并霜鳌、对对穿起。
急归烹取,蘋花深处,浊醪相媚。
买陂塘、水通珠海,香螺红蟹多有。
江瑶琐?争膏滑,不向老渔分取。秋涨后。
鱼大上、黄花白饭量同斗。纤鳞巨口。
向紫蓼开边,丹枫螺处,斟酌更杯酒。
溪桥畔,忙问花翁在否如今酣饮非旧。
吴酸越辣多滋味,方法早教山妇。君击缶。
歌莫辍、河清可俟须人寿。疏星满罶。
正霜月留空,暮天萧爽、啸咏莫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