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才邵对友人刘克强的回赠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吾宗富清制,学海无漘湄。”开篇即赞扬友人学问渊博,如同在浩瀚的学海中航行,没有边际。接着“洪涛驾三山”一句,以大浪翻滚、巨石屹立的形象,象征友人虽面临艰难险阻,仍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造化真小儿”则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迩来二十年,奸谀取世资。”指出近二十年间,奸佞之徒利用权势,谋取私利,暗喻社会风气的败坏。“枭鸢志气满,鸾翮戢固宜。”以猛禽与鸾鸟作比,形象地描绘出正直之士被压抑的情景。
“皎皎空谷姿,谁复咏来思。”诗人以空谷中的清丽之物自比,感叹无人能理解自己的高洁情怀。“上天既悔祸,威命方飙驰。”表达了对上天能及时反省错误,重新赋予力量的期待。
“远裔复干纪,危涂动噫嘻。”指出远方之人也受到牵连,身处危险之中。“我生落世纷,备尝忧与疑。”诗人自述一生饱受世事困扰,充满忧虑。
“事机如电转,由来难逆推。”强调形势变化迅速,难以预测。“况当艰危际,志愿常参差。”在困难时刻,理想与现实往往难以调和。
“小已安足念,身世久已遗。”诗人认为个人的小事不足挂齿,更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命运。“但有区区心,痛愤难伸眉。”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愤慨。
“新诗沃烦襟,胜彼白玉卮。”通过友人的新诗,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慰藉,胜过任何物质的享受。“天葩轻组绣,清芬吐鲜奇。”赞美友人的诗如天上的花朵,清新脱俗。
“南溟雄绝境,句中得潜窥。”诗人想象友人的诗句如同深海的奇迹,令人向往。“想当白日昼,微风皱琉璃。”进一步描绘诗句的美妙意境。
“顾我才识短,颇似临江麋。”诗人自谦才识有限,如同江边的鹿,难以追赶骏马。“居然羡两骥,蹇步何由追。”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以及自己无法追赶的遗憾。
“玉川子”是唐代诗人卢仝的别称,诗中提到卢仝的茅屋生活,以及他创作诗歌的情景,以此来类比友人的生活和才华。
“公诗足高韵,千载若同时。”高度评价友人的诗歌具有高尚的韵律,仿佛跨越千年与诗人共鸣。“思得素涛瓯,一洗中肠悲。”希望得到友人的诗集,以洗涤心中的悲伤。
“飘然游八极,追琢娥与羲。”诗人想象自己能够自由飞翔,追寻古代的智慧和美德。“封题幸早寄,伫看清风随。”期待友人的诗早日寄来,等待着清风般的阅读体验。
“蓬莱见群仙,为诵玉川诗。”诗人想象在仙境中见到群仙,朗诵友人的诗歌。“群仙司下土,闻此应忸怩。”群仙听到这样的诗歌,应该感到羞愧。
最后,“却须问人世,徐徐说津涯。”诗人提醒友人,应当慢慢讲述人间的苦难与希望。“上言天子圣,盛德方应期。”希望天子圣明,时代即将迎来繁荣。“下言苍生苦,梗莽须平治。”关注民间疾苦,呼吁治理国家。“他官地位多,主者当为谁。”询问谁将承担治理国家的责任。“愿速扫奸孽,不复烦灵旗。”希望迅速清除邪恶势力,不再依赖神灵的庇护。“神京朝万国,复见汉官仪。”神京将迎来万国朝拜,恢复汉朝的礼仪。“归来颂中兴,当才勿吾欺。”诗人期待友人归来时,能够颂扬国家的复兴,并保证不会欺骗他人。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