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重阳暑气消,黄花已似客萧条。
催人蟋蟀悲迟暮,失路骅骝叹泬寥。
不觉杖乡加二岁,岂堪高卧遽三朝。
奇龄尚待慈亲与,得见河清即子乔。
未到重阳暑气消,黄花已似客萧条。
催人蟋蟀悲迟暮,失路骅骝叹泬寥。
不觉杖乡加二岁,岂堪高卧遽三朝。
奇龄尚待慈亲与,得见河清即子乔。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在六十二岁生日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渴望。
首联“未到重阳暑气消,黄花已似客萧条”,描绘了秋天未至重阳节前,暑气仍未消散,而菊花却已显出萧瑟之态,暗喻诗人虽未到老年,但已感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
颔联“催人蟋蟀悲迟暮,失路骅骝叹泬寥”,以蟋蟀的悲鸣和骅骝(骏马)的失落,象征着人生的迟暮和事业的挫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颈联“不觉杖乡加二岁,岂堪高卧遽三朝”,诗人自省,不知不觉又老了一岁,感叹自己无法像隐士般悠闲度日,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尾联“奇龄尚待慈亲与,得见河清即子乔”,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希望能在长寿中陪伴慈爱的亲人,甚至能见证黄河澄清的奇迹,如同古代仙人子乔一般,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长寿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二水鸿飞外,君今问去程。
家贫难择宦,身远易成名。
入署梅花落,过汀蕙草生。
莫因饶楚思,词体失和平。
小壶纯素无文采,验是殷商物至今。
损处怕教凡手触,铸时应有吉星临。
久藏厚土金声尽,微贮清泉翠色深。
持赠高人安几席,为勾古意入新吟。
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
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
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
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
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
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
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
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