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
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
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
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
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
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
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
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
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
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
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
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
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
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
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
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
这首宋词以"中年怕别"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中年离别的深深忧虑。"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描绘了离别场景中的伤感情绪,还未唱完《阳关三叠》这样的送别曲,心中已满是愁绪。
接着,诗人回忆起在西湖度过的十年时光,那些与友人月下对酌的美好夜晚,如今却只能成为梦境。"人世如萍,客愁似海"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漂泊不定和无尽的离别之苦,连头发都已不像往昔。
"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人世的风涛,过上宁静的山林生活。下片转而提到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认同,认为为生计折腰(官场劳碌)如陶渊明那样选择是错误的。
"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暗指历史上的吴越争霸,诗人借此感慨人生功名无常,不如泛舟江湖,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想效仿陶渊明和苏东坡,与自然为伴,时而赋诗,时而探访山巅的仙鹤。
最后,诗人说罗浮山近在咫尺,期待着春风能带来梅花的消息,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感悟。
山色富昏晓,涧痕馀浊清。
惟诗是我兴,不饮非人情。
思仙穷有顶,入寺说无生。
冷蕊疏枝底,夜归虚籁声。
琴声类筝笛,俗手多一律。
伊嚘悦儿女,焦急涴桐漆。
予尝为作评,当是养心术。
大弦宽而和,小弦精且密。
制作务高雅,资材在清实。
既鼓复以歌,其气可平壹。
昨从东海君,置酒风月室。
欢然十指间,挥弄俄顷毕。
洒落冰雪容,辉润金玉质。
人品既如许,古乐复在膝。
顾予面生尘,见之颇自失。
急归卧南山,十日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