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
《春日》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

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

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0)
注释
春去春来:春天的离去与归来,指季节的循环往复。
似有期:好像有一定的规律或预期。
日高:太阳升得高,指时间已到中午或下午。
添睡:增加睡意,感到困倦。
细雨:小雨,雨丝细密。
催芦笋:促使芦笋快速生长。
东风:春风。
染柳丝:使柳树的枝条变绿,如同染过颜色一样。
重雾:浓重的雾气。
吞海色:遮蔽了大海的颜色,形容雾非常浓厚。
轻霜:轻微的霜冻。
剉花枝:摧残、伤害花枝,这里指霜冻对花卉的影响。
野客:山野中的游客,也可指隐士或游子。
因花醉:因为赏花而陶醉。
醉卧:醉酒后躺下休息,这里形容完全沉浸其中的样子。
应不知:应该不会知道或察觉到。
翻译
春天来去似乎遵循着固定的周期,太阳升高时增添的困意意味着归家的时刻。
虽然细雨催促着芦笋快速生长,但也正是东风将柳丝染上了绿色。
厚重的雾气仿佛已经吞没了大海的颜色,而轻微的霜冻仍在摧残着花枝。
此刻的山野游客因为沉醉于花朵之中,即使醉倒花间也应浑然不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细致感受和深情讴歌。

“春去春来似有期”一句表明季节更替似乎有一种预定的规律,但这种规律又充满了生机与变化。紧接着,“日高添睡是归时”则描绘出一个午后懒散的氛围,太阳渐高,人們正是在这温暖中增加了几分睡意,彷彿间也透露出对归家之情。

“虽将细雨催芦笋,卻用东风染柳丝”两句展示了春天生长的力量。细雨滋润着大地,促进了芦笋的生长,而和煦的东风则轻轻拂过柳树,使其更显翠绿。

“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微妙的自然现象。浓密的雾气似乎要吞没大海的颜色,而细小的霜花依旧在清晨悄然落于花枝之上,展现了春日早晨的宁静与生机。

最后,“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则是诗人对一位漫游者在这美丽景色中的感受进行想象。这个旅途中的人因为花草的芬芳而沉醉,再加上春日的温暖,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只愿沉浸于这片刻的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界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活力和美好时光的感悟。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和姚子敬韵

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

自知世事都无补,其奈君恩未许归。

沧洲白鸟时时梦,玉带金鱼念念非。

准拟明年乞身去,一竿同理旧苔矶。

(0)

九里路

去年九里路,乌攫人肠挂枯树。

今年九里溪,沙头白骨高复低。

人生变灭如泥土,死后犹传姜万户。

翠眉粉颊谁家儿,夜赴军前效首虏。

将军多爱恩意疏,分将吴口充包苴。

慇勤道与送行使,前日朝官多有书。

(0)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0)

延安滋戒师余初主安塞堡簿时相识也今戊子岁春被命作醮平凉偶得相会以四十三年之旧故集句以赠之

五城何迢迢,关河茫茫隔波浪。

与君别来今几时,翰林白发三千丈。

形容变尽语音存,闲思往事是前身。

四十三年如电抹,欲谈前事恐无人。

庞眉皓首无住著,臂上念珠如皎月。

架上楞严已不看,更看脚根参一节。

人生何处不相逢,犹恐相逢是梦中。

仝是行人更分首,明朝车马各西东。

(0)

净名

山晚烟栖树,渔收鹭宿沙。

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

依静家如寺,游频寺是家。

何须传大士,芰制著袈裟。

(0)

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其一

贞观款书丈二纸,不许儿奇专父美。

何为寥寥宝是似,遭乱真归火兼水。

千年谁人能继趾,不自名家殊未智。

嗟尔方来眼须洗,玉躞金题半归米。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