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小院,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
结子欲黄时,又须著、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销瘦却,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小院,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
结子欲黄时,又须著、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销瘦却,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这首《蓦山溪》是宋代词人曹组的作品,以描绘梅花的风姿和意境为主。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梅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真态美,而非华丽的装饰。
"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意指梅花的天然之美,不在于人工的雕饰,而是其本真的姿态。"竹外一枝斜",描绘了梅花独立于竹林之外,孤傲而清冷的形象,暗示了其坚韧的品性。"想佳人、天寒日暮",借佳人比喻梅花,表达在寒冷的冬日傍晚,梅花独自开放的寂寥与坚韧。
"黄昏小院,无处著清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在静谧小院中的幽香,"风细细,雪垂垂",则写出梅花在微风细雪中摇曳的景象,更显其清冷孤寂。"何况江头路",将梅花的境遇与远方的江景相联系,增添了一种辽远的意境。
下片"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表达了词人对梅花梦境般的想象,"结子欲黄时,又须著、廉纤细雨",描述了梅花结实之时,还需经历细雨的洗礼,象征着梅花的生命历程。"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感慨梅花的一生孤独,却能慰藉人们的愁绪。最后"销瘦却,东阳也,试问花知否",以东阳(地名)为背景,以花自问,表达了词人对梅花深深的情感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情感寄托,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坚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