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

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

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

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

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

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

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西guīzhōngshūqíng
táng / bái

gěnggěngdēngxiàchóuduōchángshǎomián

xiāngguìzǎozàimíngqián

jiǔyuècǎoluòpíngliányuǎnshān

qiūyīnshǔwàncāngcāngrán

qiūǒudōngyóujīnqiūshǐ西xuán

shòushangbiéjiāláièrnián

guīchóuguīguīnángqián

xīnsuīfēilángāoānrán

注释
耿耿:形容灯火微弱而明亮,引申为环境的孤寂。
旅灯:旅途中的灯火,象征漂泊。
平芜:平坦而长满草木的土地。
秋阴:秋天的阴天。
曙色:黎明的光线。
兰膏:古代用兰草等香料制成的烛油,喻指富贵或美好的事物。
安得:怎能。
翻译
昏暗的旅途灯火下,忧愁太多常常难以入眠。
为了早日回家,我在鸡鸣之前就出发。
九月间草木凋零,平坦的草地延伸到远方的山。
秋天的阴霾与晨光交织,万木显得苍茫一片。
去年偶然向东游历,今年才开始往西回转。
马瘦弱衣衫破旧,离家已经两年了。
想回去又担忧回去,因为归家没有一袋钱。
虽然内心并非如兰膏般奢华,但怎能不流露出自然的情感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夕暮时分离家乡的愁苦之情。开篇“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表达了诗人旅途中难以入睡,满怀思念之情。接着“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则显示出诗人迫切想要回家的愿望,甚至不惜早起启程。

第三句“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通过枯黄的草木和连绵的远山,渲染出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寞。紧接着,“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氛,让人感受到秋日里那种淡淡的忧伤。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表明诗人的行踪,从东方到西方,似乎是在追寻着什么,或许是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归属。随后“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则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困顿和时间的流逝。

在最后几句中,“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回家的无奈,而“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则是说尽管内心并不平静,但又能怎样呢?这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宿命的接受和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题滴水岩·其二

曾酌曹溪一掬甘,笑他梁燕自呢喃。

根尘却是圆通境,个里何妨舌本参。

(0)

立春内中帖子词·其五

海国占风慕圣明,先春入贡竭丹诚。

梯航万里不辞远,要趁新年贺太平。

(0)

挽戴彦诚通判三首·其一

初辟桥门日,英髦喜汇征。

奇文逢藻鉴,时辈仰高名。

仕路因腾踏,声华久隐訇。

方观终远业,埋玉恨难平。

(0)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

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

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

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0)

过竹西

百折清湾抱野田,竹西风物故依然。

归牛更背斜阳去,牧笛一声吹暮天。

(0)

会景亭

柳株高下隔桃蹊,万顷烟波似渼陂。

画手无人貌平远,小亭风冷立移时。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