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阑月》
《阑月》全文
明 / 陈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织女机边喜色饶,三光耿耿焕良霄。

银河渡有乘槎处,未许牵牛过此桥。

(0)
鉴赏

这首诗《阑月》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描绘了织女与星空的美丽景象,以及对爱情的细腻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出一种浪漫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织女机边喜色饶”,以织女的机房为背景,暗示了织女勤劳而充满喜悦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喜色”不仅指织女本身的愉悦心情,也暗含了她与牛郎相会的期待与欢喜。织女是传说中的仙女,与牛郎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因此这句诗既是对织女日常生活的描绘,也是对爱情美好向往的寄托。

次句“三光耿耿焕良霄”,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三光指的是日、月、星,这里用来形容夜空的明亮与辉煌。通过“焕良霄”的描绘,诗人将织女所在的夜空渲染得格外璀璨,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为织女的幸福而闪耀。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喻了织女与牛郎爱情的美好与不朽。

接下来的“银河渡有乘槎处”,则引入了古代神话中的“乘槎”传说,即传说中的木筏能渡过银河。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织女与牛郎虽然相隔银河,但仍有相聚的可能。这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使得即使面对天各一方的现实,他们的爱情依然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最后一句“未许牵牛过此桥”,则点明了牛郎无法跨越银河与织女相会的遗憾。尽管银河阻隔,但诗人并未完全抹杀他们相聚的可能性,而是留下了一丝希望与想象的空间。这句诗在表达爱情的无奈与悲伤的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综上所述,《阑月》一诗通过对织女与星空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复杂,以及人类对于理想爱情的不懈追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可能性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陈繗
朝代:明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涌玉亭

山泉无大小,淙窦即清泠。

流岂方圆较,德惟温润型。

彼珩何足问,此佩亦堪听。

泻向石溪去,寂然泯色形。

(0)

杂言

乌飞兔蹶春复秋,水流山峙今恒古。

有识不如无识高,拙者常逸巧者苦。

抱薰心焦,举旆心摇。但怨薰旆,谁知自招。

蔽目非艰以两叶,塞聪亦易以双豆。

乌之雌雄尚不知,具曰予圣诚难救。

(0)

落景

落景绚空林,明曦翻树底。

一片月在天,其光祗如水。

川气下夕凉,淡烟波面起。

西巘霭含苍,东峰霞带紫。

万概美於秋,塞秋美无比。

(0)

即事二首·其一

依山结屋学山家,最是新秋趣可誇。

人意厌暄风恰爽,天光欲淡汉初斜。

称怀嘉荫犹繁叶,扑鼻清香在野花。

与木石居游鹿豕,沛然闻善恧重华。

(0)

恭奉皇太后赏荷作·其三

藕丝寿缕忆前吟,九阅春秋此重寻。

欢侍高年益康健,如斯百度讵厌心。

(0)

屈指三朝节届金,迫来炎暑转相寻。

知无多日为婪尾,微有清风祗茂林。

颇觉山田雨方好,更思京国热难禁。

协时祈穑均予事,何处能忘乾惕心。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