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二日南归遇雪》
《八月二日南归遇雪》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人与沙头雁,南飞共此程。

捷凌初起势,喜和欲归声。

雪落单于垒,秋生上谷城。

梦中如识路,先慰倚门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遭遇大雪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人与沙头雁,南飞共此程”,以雁群南迁与行人并行的景象开篇,寓意着旅途中人们与自然界的生物共同前行,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雁群的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迁徙,而人与雁的并行则体现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角色。

颔联“捷凌初起势,喜和欲归声”,描述了旅途中遇到大雪时的景象。初雪降临,仿佛是大自然的捷报,预示着新的开始。同时,雪落的声音也带来了归家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回归家乡的渴望和期待。

颈联“雪落单于垒,秋生上谷城”,进一步描绘了雪景的壮丽。单于垒和上谷城是古代边塞之地的象征,雪的覆盖让这些地方显得更加神秘和宁静。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蕴含了历史的厚重感。

尾联“梦中如识路,先慰倚门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辨认回家的路,这不仅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倚门情,即站在门前等待亲人归来的心情,这里寄托了诗人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归途中遭遇大雪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行香子.江上

兰桨双飞,洞口依微。神仙家、自古人稀。

且跟渔父,背件蓑衣。正秫酒香,芦笋嫩,鳜鱼肥。

月色江声,一叶船归。绿阴中、犬吠柴扉。

二三稚子,栩栩天机。念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诗。

(0)

摸鱼儿.咏事

艳阳天、小桃开了,碧栏干外有凛。

芳汀回看鸳鸯伴,妒杀鹤寒鸿■。人早审。

萼绿去、人閒那得神仙品。香凝燕寝。

是再世情缘,三生福分,莫认旅窗枕。

闺房事,谁道鸣鸠醉椹。频年犹未能稔。

妆台宝镜分明是,忽忽积尘如恁。君不尤。

从古昔、机丝萋斐空成锦。谗人太甚。

只瑟怨琴凄,同埋玉树,残魄恨犹饮。

(0)

鹊桥仙.小照

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

便将七尺活埋来,埋不到、梦中浮梗。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那不遭人齿冷。

满头霜雪识为谁,是影外、依微残影。

(0)

南柯子.戏题

越女凉风喜,吴娘暮雨愁。便将菱角作鸡头。

同是江湖一派要相调。黑毡充贵少,缟袂备歌喉。

短衣匹马不公侯。莫道楚人从昔是猕猴。

(0)

浣溪纱.春景

欢宴连番酒未消。撩人暮暮复朝朝。

儿童喧趁卖饧箫。

画院杏花红隐隐,板桥流水碧迢迢。

鞦韆架子上青霄。

(0)

谒金门.东风

真叨忝。佳处得居苕剡。天上仙姿人望俨。

蓬莱非久贬。待燕重扉未掩。一桁水晶帘闪。

吹得桃花开复敛。东风原最险。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