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结屋学山家,最是新秋趣可誇。
人意厌暄风恰爽,天光欲淡汉初斜。
称怀嘉荫犹繁叶,扑鼻清香在野花。
与木石居游鹿豕,沛然闻善恧重华。
依山结屋学山家,最是新秋趣可誇。
人意厌暄风恰爽,天光欲淡汉初斜。
称怀嘉荫犹繁叶,扑鼻清香在野花。
与木石居游鹿豕,沛然闻善恧重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人以“依山结屋学山家”开篇,直接点明了居住环境的自然与质朴,仿佛融入了山林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最是新秋趣可誇”,表达了对秋季清新趣味的赞美,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喜爱。
“人意厌暄风恰爽,天光欲淡汉初斜”两句,通过对比夏日的炎热与秋日的凉爽,以及天空由明亮转为柔和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气候转变的细腻感受和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这里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称怀嘉荫犹繁叶,扑鼻清香在野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意境。繁茂的树叶和清新的野花香气,不仅美化了环境,也给诗人带来了心灵上的愉悦和安宁。这些自然元素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与木石居游鹿豕,沛然闻善恧重华”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美好品德的崇尚。他似乎与树木、石头、鹿和猪一同生活,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内心充满了对美德的敬仰和对先贤的追思。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和高尚品德的崇尚,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蓝布衫儿,墨紬裙子,未要艳妆明抹。
小小吴舠,山平水软,略昉鸱夷一舸。
待月上,清风细,无眠傍人坐。倦无那。
细商量、隐沦休错。年经小,料理五湖清妥。
绕屋种梅花,折梅花、供佛供我。
相鹤书成,又烦卿紬校灯火。
笑平生清恙,闲话一番医可。
风雨飒然至,竟日作清寒。
我思芳草不见,忽忽感年华。
忆昔追随日久,正把心魂相守,灯火四更天。
高唱夜乌起,当作古人看。一枝榻,一炉茗,宛当前。
几声草草休送,万古遂茫然。
仙字蟫饥不食,故纸蝇钻不出,陈迹太辛酸。
一掬大招泪,洒向暮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