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王伯循诸公·其四》
《寄王伯循诸公·其四》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古风

微茫扬子桥,细雨湿秋色。

小艇载吴姬,摇摇语相接。

风起布帆高,一往不再得。

夜宿广陵城,吹箫怨明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萨都剌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到了扬子桥边。"微茫扬子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桥的朦胧与历史感,仿佛穿越时空,让人感受到古人的足迹。"细雨湿秋色",通过秋雨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寥。

接下来,诗人聚焦于一艘小艇上,"小艇载吴姬,摇摇语相接",生动地描绘了舟中美人轻盈的身影和她们的交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与生活气息。"风起布帆高",随着风力的增强,帆船扬帆远去,暗示着离别与远方的期待,也寓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两句"夜宿广陵城,吹箫怨明月",写出了诗人想象中友人在广陵城住宿的情景,那悠扬的箫声似乎在倾诉着无尽的离愁,与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凄美动人。整首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与远方的向往。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送子颍之淮南

忆昔去家三千里,未有交游托燕市。

当时独闻刘海峰,每把清尊说吾子。

尊府多年为贵臣,君才气更凌青云。

会稽禹穴华岳顶,胸中万里千嶙峋。

归来风月澹襟抱,势去金貂非等伦。

君爱朋交重圭璧,不恤家空徒四壁。

壮士论心天地閒,往往狂歌同落魄。

去君远下沧江烟,醉卧白云天上船。

西风落叶东流水,挢首南鸿思北燕。

新知强对伤怀抱,未若平生故交好。

海峰老隔黄山云,见子依燃蓟门道。

雄才应勒万里勋,收身岂厌五湖岛。

但愿为龙我作云,对子玉颜长不老。

千里淮南云水昏,几人流落怜王孙。

平生志意讵如此,离绪茫茫何可论。

(0)

暗香·其一姑苏小泊二则

碧溪带雨。照红楼如画,三年曾住。

学舌莺儿,听惯楼中玉人语。

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

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香雾。鬟云妩。

只箫鼓画船,清兴难鼓。

蛟蛸守户,花片游丝自来去。

剩有閒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

还替木兰商榷,再来渡汝。

(0)

过通州

行秋过潞水,散闷指盘山。

晓露兰陔外,香风禾陇间。

野情偏入画,云影恰宜閒。

夹路西成景,因之一解颜。

(0)

项圣谟松涛散仙图即用自题原韵八首·其八

山色因心远,泉声入目凉。

萧斋背嘉树,素馆倚崇冈。

结搆无遗憾,筌蹄想并忘。

延平合招隐,共入石渠藏。

(0)

日影

四序有代谢,七政无停止。

都来一消息,终古理如此。

短至未弥月,长景已旋晷。

数日阴云作,喜晴聊徙倚。

金乌渐南征,花影忽北徙。

声变蜩成蝉,色夺朱为紫。

年年纵一例,今昔终殊轨。

亶矣不俄延,所学嗟何似。

(0)

元旦试笔·其二

青陆韶光际泰升,庥和积渐被黎蒸。

敢誇玉帛陈王会,饶有忧勤与日增。

宝鸭夕熏燃苑柏,华枌春胜剪宫绫。

对时志切三才奠,抚序心殷六位乘。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