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来迟迟,又为去猝猝。
夺我佳友生,怅念鬓毛白。
投闲如我宜,君则任繁剧。
台府有闻知,使子固选择。
子男古所尊,而此万家邑。
邮筒即诗筒,簿书有闲日。
迎门烂桃李,画饼不可食。
况欲分其馀,岂救馋吻湿。
留为别后哂,聊用破孤寂。
数期还鲁疆,指日返赵璧。
已作来迟迟,又为去猝猝。
夺我佳友生,怅念鬓毛白。
投闲如我宜,君则任繁剧。
台府有闻知,使子固选择。
子男古所尊,而此万家邑。
邮筒即诗筒,簿书有闲日。
迎门烂桃李,画饼不可食。
况欲分其馀,岂救馋吻湿。
留为别后哂,聊用破孤寂。
数期还鲁疆,指日返赵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送宣孺摄邑古郫》,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的情感复杂,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味。
“已作来迟迟,又为去猝猝”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时间似乎过得很慢,但离别却又突然临近。接下来的“夺我佳友生,怅念鬓毛白”则是对青春易逝和时光飞逝的感慨,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年轻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
“投闲如我宜,君则任繁剧”这两句诗表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似乎是在劝告朋友或者是自我安慰,对于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
“台府有闻知,使子固选择”则是在提醒朋友在仕途上要稳重选择,台府指的是官府,闻知意味着名声和地位,使子是希望朋友能够坚守自己的选择。
“子男古所尊,而此万家邑”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家族和个人荣誉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故土的深情。子男指的是士族子弟,古所尊意味着家族的传统和尊贵,而万家邑则是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邮筒即诗筒,簿书有闲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字和知识的珍视。邮筒指的是信使传递的邮件,也可以理解为文人的通信方式,诗筒则是用来装诗的筒子,这里暗示着诗人对文学创作的重视;簿书即收藏书籍,有闲日则是在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迎门烂桃李,画饼不可食”这两句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故乡的美好和丰富,以及对家乡特产的留恋。迎门指的是门前盛开的果树,而画饼则是美丽但不能食用的装饰,这里体现出了作者对于家乡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眷恋。
“况欲分其馀,岂救馋吻湿”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况欲分其馀意味着想要分享剩余的东西,但岂救馋吻湿则是说这种分享带来的满足感远不如亲自体验来得深刻。
“留为别后哂,聊用破孤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朋友离去后的孤独和无奈,以及通过书信等方式来缓解这种感觉。哂是一种笑声,这里可能是苦笑或自嘲的意味,而破孤寂则是在寻找一种方式来打发孤独。
“数期还鲁疆,指日返赵璧”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以及对于故乡和朋友的深情。数期是表示频繁地回忆和期盼,而鲁疆指的是鲁国的地界,即今山东一带;返赵璧则是在表达希望能够回到故乡,赵璧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记忆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家乡、知识和未来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在面临离别时那种无奈与期待并存的心境。
家人欲酿重阳酒,香曲甘泉家自有。
黄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调无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争言试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廪粟已空豆方实,羔豚虽贵鱼可取。
病嫌秋雨难为腹,老咽馋涎空有口。
折花谁是送酒人,来客但有邻家父。
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